(久)劉財創業
在十一屆三中全會后,即在一九七九年一月開始的,在全國范圍內對四類分子進行的摘帽措施,就成為了全面貫徹十一屆三中全會精神、順利實現工作重心轉移的首要一環。這次全面的摘帽行動,實際上就是從根本上對建國后所劃分的地主、富農家庭出身成份和地主分子、富農分子、反革命分子、壞分子個人階級成份的取消。連同此前的對右派分子的摘帽,全國人口才真正實現了沒有出身和階級成份差別的公民平等性。它不僅是使得占人口一定比例的這部分人直接獲取了新生,得到了解放,還使得占人口較大比例的這部分人的子孫及親友卸下了所受牽連的政治包袱。讓他成為改革開放的前奏,讓全中國人民都輕裝上陣,一個不拉的奔撲到改革開放的大潮中來。改革開放也正是從這里拉開了序幕,它因此就成了中國社會發展和進步的重要歷史轉折點。改革開放后所取得的巨大經濟騰飛,生產力的大爆發,最深層的原因是取消了成分論,使中國起碼三分之一的人民,不再受被各種所謂地富反壞右、資本家、海外關系、復雜等原因,淪為共和國的”另類人“。
十一屆三中全會精神剛一下達,劉財家像過年了一樣,劉財推著自行車要出門,荷葉問:“你干什么去呀?”
劉財:“我去買鞭炮。”
荷葉:“你打算買多少鞭炮啊,還拿個裝米的袋子。
劉財:”我買準備夠放一夜的,“
荷葉:”你不怕費錢那。“
劉財:”幾十年了,地主這頂帽子像緊箍咒一樣箍在我們頭上。終于盼到打開這一天了,我高興,費點錢也值。“
荷葉樂了:”對,費點錢也值。你去買吧,我跟你一起放。“
劉財:“評我的預感,這是剛給咱們送信來,好事都在后頭呢。”
荷葉:“那俺們更得多放了,崩走以前的損氣,迎接以后的福氣,多多放,不夠明天再去買。”
那天下晚,劉臺村不光劉財家放鞭炮,好幾家都在放,不光劉臺村是這樣,哪個村子都有震耳欲聾的鞭炮聲,連城里都沒消停。聽說很多供銷社鞭炮都被買光了。你說這不年不節的,哪個供銷社能存放太多的鞭炮啊?那可是易燃品那。政府有明文規定,沒有合適的空間,易燃易爆的物品不允許隨便儲存。那次,因家家商店把鞭炮都賣光了人們才不放,要是鞭炮有道是,那不定還得放幾天呢!你想想,那么多人幾十年抬不起頭來,這一下子松綁了,讓人把頭抬起來了,那心里該有多敞亮啊!落在那個人身上,誰都會這樣去做的。
劉財對父親說:“爸爸,明天上班不要總低著頭了,要把頭抬起來,生產隊部也是俺們待的地方了。再去上班,你也不用總在外面待著了,該進屋就進屋,從現在開始,我們與大家一樣了,再也不低人一等了。”
劉財的父親:“這些年競低頭來,后脖梗子這塊骨頭都鼓起來了,伶仃抬起來還感覺不得勁呢。”
劉財:“哪天我領你上醫院看看,低了幾十年的頭,那塊恐怕是做毛病了。”
劉財的父親一聽劉財要領他去醫院,急忙對劉財說:“不用去醫院,這點小毛病不用去費錢。慢慢往起臺,一點一點的就會過來的。我比大孩他爸不強多了,大孩他爸個子高,平時干活還得彎腰,再加上總低頭,你看現在那腰彎的,再往起抬都費勁了。昨天聽說,四類分子的帽子被摘下去了,樂得喊了一整天的共產黨萬歲,鄧小平萬歲。”
那時,生產隊每天早上都要組織全體社員,坐在生產隊里學習半個小時的新聞。劉財、荷葉、還有劉財的父親,第二天到生產隊去上班,劉財與荷葉原來都是在火房或走廊里站著。今天也和大家一樣抬頭挺胸,腰板拔的倍直,大大方方的走進了里屋,與大家一起坐在生產隊的炕沿上,聽生產隊學習輔導員念報紙上的新聞。
劉財的父親因是四類分子,平時無論是刮風下雨,還是冰天雪地,在社員早上學習的時間,只能在屋外面找個犄角旮旯站著“待命”。要是下大雨天,社員在屋里學習或者是開會,他只能待在給牲畜裝草的草欄子里。社員天亮上班,四類分子天沒亮之前,就得把生產隊房前屋后,大門口打掃干凈嘍,完事才能等著與大家一起下地干活。
劉財的父親今天也進屋了,但他沒有像劉財與荷葉一樣,大大方方地走進里屋,與大家一起坐在生產隊的炕沿上。劉財的父親雖進屋了,但沒往里走,他只是站在屋門口的走廊邊上。伶仃的換個環境還讓他有些不習慣,他有些膽怯的沖著大家樂,這他感到就非常知足了!幾十年來,大庭廣眾之下,他誰都不敢正面去看誰。今天他不但敢看任何人了,還敢沖著大伙樂了,大伙也沖他笑了。好多個人還都上趕子與他說話,說話時客客氣氣的,都沒像往常那樣冷言栗色地,站在與他有一定距離的地方,叫他的名字或老劉頭。
今天,一見面就有人管他叫大叔,有的叫大伯,還有管他叫爺爺的。特別是,三隊有個嘎子,小名叫大虎,與他是本家,每次在批斗他的時候,不是給他兩巴掌,就是踢他兩腳。今天大虎子對他比別人還熱情呢!他剛走到生產隊門口,從后面趕上來的大虎子急忙給他開生產隊的房門,嘴里還說:“三爺,你先進去吧。”
人們冷不丁地變化,真是讓他受寵若驚。今天,他不知道與大家說什么好,就是一個勁的張著嘴樂。
頭一天,治保主任利用白天的時間,把村子里的幾個四類分子都召集到大隊辦公室開會,(以前叫訓話)治保主任一改原來嚴肅冷峻的面容,給他們還預備了做位,讓他們都坐下。治保主任沒管他們叫名字,而是客客氣氣的按街坊鄰居的輩分來稱呼他們,并對他們說:“多年來,在毛澤東思想的指引下,在黨的正確領導下,通過貧下中農的監督改造,才使你們脫胎換骨重新做人。從今天開始,你們頭上戴的四類分子帽子都被摘掉了,你們與大家一樣都是社會的合法公民。你們應該感謝黨,感謝政府,感謝廣大貧下中農群眾。”
特大喜訊突然的降臨,讓他們不知所措,他們全都驚呆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有人使勁地拽拽自己的耳朵,有人使勁地掐掐自己的大腿,還有人使勁的捏捏自己的手指頭。有一個姓侯的老頭,他掐大腿掐錯了,掐在緊挨著他做著的劉財父親地大腿上,因掐了幾下沒有感覺,他就狠勁的再掐,直到把劉財父親掐的直勁哎呀,是劉財父親掰他的手,這時他才松開。當他們知道自己真的沒有聽錯的時候,幾乎所有的人都掉了眼淚。劉財的父親老淚縱橫,他還是畢恭畢敬地站起身,哽咽著對治保主任說:“謝謝政府,謝謝大隊干部,謝謝了,真的是千恩萬謝了!”
劉財的父親說完,他又舉起拳頭,高聲喊道:“共產黨萬歲,鄧小平萬歲,,,,,,”
他一連喊了好多聲,屋子里的人,也跟著全喊。
治保主任:“老劉大叔,現在我們都站到一條線上來了,你坐下,別著急,有話慢慢地說。”
那天晚上,劉財的父親高興的一夜沒睡著覺。越睡不著的人,就越盼天趕快亮。天剛亮,有好幾十年了,劉財的父親早上起來破天荒的洗了一把臉,還讓劉財母親給換了一套干凈的衣服。也是幾十年來,第一次還擦了點香皂。因為以前他們總是頂著星星上班去打掃大街,所以不能洗臉。要是洗臉,一會就會再落一層灰塵。
劉財的父親摘帽子了,大隊干部讓劉財當第三小隊的生產隊長,正當劉才為生產隊吃大鍋飯,等、靠、要、的現象非常嚴重,造成廣大社員群眾的生產積極性,調動不起來而犯愁的時候,也就是給四類分子摘帽子的第三年,分產到戶,大包干的號角吹響了!這一得民心的政策剛一下發,就好像春雷一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震撼了中國的每一寸土地。在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萬眾歡呼,人心沸騰,生產積極性像火山爆發一樣的高漲。
分產到戶了!誰有能耐誰就施展了!原來是少數人用腦,多數人聽喝。這回是人人都在用腦,能行風的行風,能行雨的行雨,拆了框框,去了條條,有能耐你就干。政府部門在大力提倡發家致富,越窮越紅,誰窮誰光榮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誰先發家致富了,誰光榮。誰沒發家,誰狗熊。
因生產力的大爆發,家家分的那點土地,也就夠業余勞動了,人們在尋找新的出路。劉財要辦廠子了,在那個年代,農民辦廠子被看作是天方夜譚。原來竟擼鋤杠來,會使用的是鋤頭,搞頭和鐵鍬。會種的是高梁,玉米和大豆。現在要辦廠子,也就是用嘴說說而已吧!真要是動真格的,可就沒那么容易了。有些人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看的,還是這樣說的。
劉財把原來生產隊時的老隊部給買下來了,他雇傭村里的木工,先打桌椅板凳,辦公用品等。劉財自己做業務員,讓荷葉在家照看管理。那時,無論是政府部門,還是金融部門,對搞廠子的都給與大力的幫助。無論是辦證件,還是銀行貸款那,都非常的支持。一旦有一點成績,為了鼓勵積極性,社會就會給與人民代表啊,政協委員等名譽稱號。劉臺村劉財是第一份開廠子的,劉財是鄉里的代表,區里的政協委員。那個年代,只要你敢干,肯干,會干,正干,干什么都贏。
剛開始時,敢干的還是極少數,大多數人在彷徨觀望,一方面對新事物陌生,還有種恐懼感,怕弄不好札鍋。另一方面,怕政策多變,對新政策有懷疑,認為這只是一陣風,而不是既定方針。怕政策一旦有變化,自己吃不了就得兜著走。
劉臺村有一個姓高的老頭,他兒子小強買塊地皮要建養雞場搞養雞,他嚇壞了,他說他兒子:“你不能搞啊,你知道哪天人家來割你的資本主義尾巴來,那可就是大禍臨頭了。”
原來老高頭是個經濟腦瓜,集體時,他總愛偷摸的坐點小買賣,有時倒騰點煙賣,有時候從遠道收點雞蛋,又到城里串胡同去賣,日子過的比一般人家都殷實。可他家東院的鄰居田嬸好氣人有笑人無,就把他給檢舉了。結果是,他被大隊批小隊斗,大會審查小會檢討,折騰他好些日子,管這叫割他的資本主義尾巴,讓他大病了一場。后來他吸取了教訓,什么也不敢干了。他自己不干還不算,老婆孩子無論誰要干點啥,他都會拼命的阻攔。直到分產到戶了,他還是規規矩矩的侍弄他家的那十多畝地,看人家誰發家,誰賺錢,他也不眼熱,就甘愿過他的窮日子。
一天爺倆拌嘴,他兒子說他:“你看人家現在都干得熱火朝天,你什么也不讓俺們干,就看著人家賺錢,咱們甘愿受窮,我看你是做病了。”
老高頭:“他媽個巴子的,還敢說你老子。你他媽的黃嘴丫子沒退明白個什么。劉財家怎么成的地主,不就是比別人家有錢嗎,讓劉財他爸遭了那么多年的罪。”
后來老高頭的兒子到外地租了一塊地皮,搞了養殖業,賺到不少錢,這才讓他緩過神來。
劉財的父親雖然被無產階級“專政”了幾十年,但他不恨共產黨。他是過來人,經歷了外侵內亂幾十年,軍閥混戰讓國無寧日,小日的燒殺搶掠拿中國人不當人,國民黨的橫征暴斂讓民不聊生。沒有中國共產黨,中國人就過不了消停日子,沒有中國共產黨,中國人就不能揚眉吐氣。老百姓圖個什么?就圖個天下太平。一個國家沒有內憂外患,天下太平就是老百姓的福氣,這是曾經飽受滄桑的中國人,最應該珍惜的東西。
劉財的父親不同意劉財又開廠子,又當代表的,自己風風雨雨的過了幾十年,從財主到“賤民”的他,人世滄桑,世態的炎涼,讓他把名和利都看很淡很淡了。他就是要過消停日子,哪怕吃糠咽菜呢,只要一家子平平安安,消消停停,這就是福氣。咱們不遭災,不惹禍,別人不欺負咱們,哪怕吃點虧呢,只要能過上消停日子,這就很知足了。
一天,正在打掃院子的劉財父親,看到劉財回來了,放下手里干活的工具,劉財頭腳進屋,他后腳就跟了進來。劉財的父親坐在炕沿上,用小孫女寫完字的方格本紙,撕下一條,卷了一支煙點著吸了兩口后,對劉財說:“我說你呀,優著點折騰,共產黨的政策總是多變,你知道往后還吹哪股風?,一旦政策有變,自古以來都是出頭的椽子先爛,我那些年的遭遇你也不是沒看著?”
劉財:“爸,你就把心放到肚子里吧!現在可不同從前了,改革開放讓全世界大流通,鄧小平讓我們走的是強國富民的道路。要強國就得發展經濟,民富國就強。強國富民的這條路啊!永遠都不會變嘍!”
作者筆名于藍
上一篇:打開罪惡之門的鑰匙十七
下一篇:打開罪惡之門的鑰匙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