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戰國:左傳之晉楚城濮之戰

來源:作者:李巖時間:2013-08-07熱度:0


    春秋戰國,戰事紛繁;五強爭霸,天下大亂。了解這段歷史,古代文章比較晦澀難懂。在青島老年大學陳祥泰老師的耐心講解下,我大致熟悉了《左傳》中描述的晉楚城濮之戰的來龍去脈。
    城濮之戰是中國歷史上最早有詳細記載的戰例,也是誘敵深入戰術的一個光輝典范。據說,這里晉國謀臣先軫占首功,因為是他的一手謀劃。前632年,四月初四,楚軍和晉軍在城濮(今山東鄄城西南)交戰。晉文公兌現當年流亡楚國許下“退避三舍”的諾言,令晉軍后退,避楚軍鋒芒。楚國大將子玉不顧楚成王告誡,率軍冒進,被狐毛為主要指揮官的晉軍殲滅兩翼,結果楚軍大敗。
    公元前632年,春秋時期,晉文公與楚成王為爭奪中原霸權,晉軍謀略制勝,在城濮大敗楚軍,開“兵者詭道也”先河的一次作戰。4月,晉、楚兩軍為爭奪中原地區霸權,在城濮交戰。當初,楚軍居于優勢,晉軍處于劣勢。晉國下軍副將胥臣奉命迎戰楚國聯軍的右軍,即陳、蔡兩國的軍隊。陳、蔡軍隊的戰馬多,來勢兇猛。胥臣為了戰勝敵人,造成自己強大的假象,以樹上開花之計,用虎皮蒙馬嚇唬敵人。進攻時,晉軍下軍一匹匹蒙著虎皮的戰馬沖向敵陣,陳、蔡軍隊的戰馬和士卒以為是真老虎沖過來了,嚇得紛紛后退。胥臣乘勝追擊,打敗了陳、蔡軍隊。
    戰況詳細解來便是:晉文公于二十年(公元前632年)初,率軍由棘津(河南滑縣西南)渡河,進攻附楚的曹、衛,企圖誘楚來援以解宋圍。正月占衛五鹿(河南清豐西北),二月進至斂盂(河南濮陽東南)與齊昭公會盟,都城楚丘(河南滑縣東北)的衛人逐其君降晉。 
  三月攻占曹都陶丘(山東定陶西北)。但楚軍不受調動,反而加緊圍攻商丘。宋向晉告急,晉文公用先軫建議,利用秦、齊“喜賄怒頑”的心理,運用外交謀略制造秦、齊與楚的矛盾。一面讓宋重賄秦、齊,請兩國出面求楚退兵,一面分曹、衛之地與宋,堅其抗楚決心。商丘未能攻下,而曹、衛之地又被晉送于宋國,楚因而拒絕退兵。秦、齊遂出兵助晉,形成三強聯合對楚的戰略格局。 
  楚成王見形勢不利,恐秦乘機攻其后方,退至申邑(河南滎陽西北),并令圍攻商丘和緡邑以及占領谷邑的楚軍撤回。但圍攻商丘的主將子玉,驕傲自負,堅請與晉一戰。楚成王決心動搖,同意子玉建議,但又不肯全力決戰,僅派王室親兵600人增援子玉。子玉派人與晉交涉:如晉許曹、衛復國,楚即解宋之圍。晉國君臣認為形勢有利,希望決戰,但恐不允子玉條件,將遭宋、曹、衛三國仇恨。于是一面暗許曹、衛復國,勸其與楚絕交,一面扣留楚使臣以激怒子玉。子玉果怒而求戰,率軍進逼陶丘。晉文公為疲敝楚軍,誘使子玉輕敵深入,以便在預定戰場與楚決戰。遂退避三舍(在古代一舍為30里,三舍為90里),至城濮與秦、齊軍會合。 
    四月初一,楚軍進至城濮,初二,雙方對陣。晉軍在秦、齊軍聲援下配置為上、中、下三軍;楚軍以陳、蔡軍為右軍,申、息兩軍為左軍,主力精銳為中軍。晉統帥先軫下令首先擊潰較弱的楚右軍;并讓晉上軍佯退,于陣后拖柴揚塵,制造后軍已退的假象,以誘楚左軍進擊,使其暴露側翼,爾后回軍與中軍實施合擊,又將楚左軍擊潰。子玉及時收住兵力,方免于中軍敗潰。楚軍退至連谷(河南西華境)時,子玉自殺。此戰,晉文公及先軫等,決戰前充分運用外交謀略,是由實力制勝向謀略制勝的轉折點;決戰中,晉軍先弱后強,各個擊破,示利誘敵,在戰術上也有所發展。 
    城濮之戰是繼齊、楚召陵之盟和宋、楚泓之戰以后,晉國與楚國之間的一場大戰,在春秋歷史上具有重大意義。它扼制了楚國的北進勢頭,穩定了中原形勢,奠定了晉國的霸主地位。泓之戰后,中原列國鄭、許、陳、蔡、魯、衛、曹、宋等都已拜倒在楚國的軍威之下,楚成王又攻占齊國谷地(山東省東阿縣),擁立公子雍,造成對齊國的威脅。當時,楚國可以說是勢力強盛、聲威方張。晉國自文公即位以來,對內整頓內政,發展經濟,壯大軍旅,對外尊崇王室,聯絡齊、秦,以與楚國針鋒相對,爭奪中原霸權。晉、楚之戰勢在難免。這是城濮之戰的根本原因。 
  城濮之戰的直接原因是晉援宋拒楚。周襄王十八年(公元前634 年),宋成公因為其父襄公當年善待過晉文公,與文公有舊交,遂"叛楚即晉"。冬,楚成王命令尹子玉、司馬子西率軍伐宋,包圍緡(mín,音民)邑(在山東省金鄉縣東北)。次年冬,楚率陳、蔡、鄭、許五國軍隊包圍宋國,宋國向晉告急。晉中軍元帥先軫說:"報施救患,取威定霸,于是乎在矣。"晉文公采納先軫建議,準備起兵救宋。他在被廬檢閱軍隊,擴編三軍,任命了將佐,從而拉開了城濮之戰的序幕。 
  晉國君臣十分重視這次軍事行動,確定了政治、外交與軍事總體戰的方針。在軍事上,決定不直接救宋,而首先討伐曹、衛。因為"楚始得曹而新婚于衛,若伐曹、衛,楚必救之,則齊、宋免矣。"這一著制敵方案,既可引誘楚師北上,又可坐收以逸待勞之功。周襄王二十年(公元前632 年)春,晉國出動三軍、戰車七百乘伐曹,借道于衛,衛人不允許。晉軍遂繞道南下,在南河(河南省淇縣南)渡過黃河。正月初九,攻取衛國的五鹿。并揮師東進,攻占斂盂(在河南濮陽東南),遣使至齊國通好。二月,晉文公與齊孝公結盟,成功地把齊國拉到了自己一邊。衛侯見晉大軍壓境,晉、齊又結為盟好,請求參加結盟,晉文公不答應。衛侯又想親近楚國,國人不同意,就驅逐了衛侯。晉軍不戰而得衛國。 
  戰前,魯國追隨楚國。在晉軍攻衛時,魯曾派公子買幫助戍守衛國。 
  現見晉軍勢大,衛侯逃亡,而楚國救衛沒有成功,便召回公子買而殺了他。一面向晉國報告說他擅自興兵,另一面又向楚國報告說他沒有完成防守任務,玩弄兩面手法,坐待投靠勝利者。三月,晉軍南下攻曹。十二日,攻入曹都(山東定陶)。 
  晉軍攻擊曹、衛,本欲引誘楚軍北上。但楚軍并不上鉤,而猛攻宋國,宋再次向晉軍告急。晉軍若南下救宋,誘楚北上之戰略意圖則無法貫徹。若不南下救宋,必失掉宋國,陷于戰略被動地位。面對這種形勢,晉大夫先軫又建議:讓宋國使者去賄賂齊、秦二國,使齊、秦勸楚退兵。晉則捉住曹共公,分曹、衛的田地給宋人,以激怒楚國人,逼其不聽齊、秦的勸解。齊、秦勸楚不成,必然堅定了站在晉國一邊的立場,決定出兵對楚作戰。這是晉走出的第二著高棋。 
  楚成王見晉軍破曹降衛,與齊、秦結成了聯盟,中原形勢已變,就退回申邑(在河南南陽市),命令大夫申叔撤出攻占齊國的谷邑,命令令尹子玉撤回圍宋的軍隊,并告誡子玉說:“無從晉師!晉侯在外,十九年矣,而果得晉國,險阻艱難,備嘗之矣。民之情偽,盡知之矣。”又說:“《軍志》曰:‘允當則歸'。又曰:‘知難而退'。又曰:‘有德不可敵'。”但楚令尹子玉一向驕傲,不聽楚成王勸告,指派伯棼赴申邑向楚成王請求出戰,要求增援。楚成王首鼠兩端,既不愿與晉交戰,卻又向子玉增派援軍東廣、西廣與若敖氏之六卒。 
  子玉得到楚成王的增援,更加狂傲。他派宛春赴晉軍說:“請復衛侯而封曹,臣亦釋宋之圍。”子玉雖然狂傲,但身為楚國令尹,也并非無謀之輩,他的這個計劃就是一石三鳥之策。如果晉答應他的要求,則曹、衛、宋三國都會感戴楚國。如果晉不答應他的要求,那么曹、衛、宋三國將會怨恨晉國。晉大夫子犯即上了子玉的圈套,說:“子玉無禮哉!君取一,臣取二,不可失矣,”主張拒絕子玉的建議。但晉中軍帥先軫則識破了子玉的機關,說:“子與之!定人之謂禮。楚一言而定三國,我一言而亡之。我則無禮,何以戰乎?”于是,晉國私下答應恢復曹、衛,讓他們斷絕與楚國的關系,而扣留楚使宛春以激怒子玉。這是晉國走出的第三著高棋。一向狂傲自大的子玉不能忍受這種刺激,冒然率軍北上攻擊晉軍,終于被晉軍牽上了鼻子。 
  當初,晉文公以公子身份顛沛流離時,曾路過楚國,受到楚成王的款待。酒席宴上,成王問文公:“公子若反晉國,則何以報不谷?”文公回答道:“若以君之靈,得反晉國。晉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三十里一舍)。”這次,文公果然實踐諾言,面對楚軍的進攻,命令自曹國后撤三舍,與宋、齊、秦三國軍隊一同駐扎在城濮。子玉率軍急進,依托丘陵險阻扎營,兩軍對峙于城濮。晉文公退避三舍,表面上是報答以前楚成王給予的禮遇,實際上是運用“卑而驕之”、“怒而撓之”的誘敵之計,子玉再次上鉤。 
  楚子玉派大將斗勃向晉文公請戰說:“請與君之士戲,君憑軾而觀之,得臣(子玉名)與寓目焉,”表現出一派驕橫之氣。晉欒枝答詞卻相當謙恭:“寡君聞命矣。楚君之惠,未之敢忘,是以在此。為大夫退,其敢當君乎?既不獲命,敢煩大夫謂二三子:戒爾車乘,敬爾君事,詰朝相見。”城濮交戰時雙方的陣容是:晉三軍,即先軫為元帥,統率中軍,郤溱輔佐,狐毛統率上軍,狐偃輔佐。欒枝統率下軍,胥臣輔佐。楚國也是三軍,即令尹子玉以若敖之六卒統率中軍。子西(斗宜申)統率右軍。子上(斗勃)統率左軍。楚的仆從國鄭、許軍附屬楚左軍,陳、蔡軍附屬楚右軍。 
  四月六日,晉軍在城濮嚴陣以待楚軍。子玉狂傲聲稱:“日必無晉矣。”當兩軍接觸之時,晉下軍佐胥臣率所部用虎皮蒙在馬身上,首先沖擊楚右翼的陳、蔡軍,陳、蔡軍驚駭逃散,楚右軍潰敗。楚子玉、子上見右軍潰敗,怒火中燒,加強對晉中軍和上軍的攻勢。晉右翼上軍狐毛設將、佐二面旗幟,令二旗后退,引誘楚軍。晉下軍欒枝所部也以車輛曳樹枝奔馳而偽裝后退。楚子玉以為晉右翼敗退,令楚左軍追擊,所以對陳、蔡及右翼軍潰敗并未理會。楚左軍追擊晉上軍時,側翼暴露,晉先軫、郤溱率中軍攔腰截擊,狐毛、狐偃率上軍夾攻楚左軍,楚左軍潰敗。楚子玉見左、右軍皆敗,遂下令中軍停止進攻,得以不敗。子玉率殘兵退出戰場,晉軍進占楚軍營地,休整三日后,勝利班師。 
  城濮一戰使晉文公建立了霸權,楚國北進鋒芒受到挫折,被迫退回桐柏山、大別山以南地區。中原諸侯無不朝宗晉國。 
  在城濮之戰中,宋、齊、秦的軍隊雖然到了城濮,但未參加實際戰斗。晉國以戰車七百乘、五萬多兵力擊敗楚、陳、蔡、鄭、許五國聯軍十余萬眾,是一次以少勝多的戰役。晉國的勝利在于,認 識到楚是強敵,君臣團結一心,在政治、外交、軍事上,周密策劃,牢牢掌握著戰爭的主動權,所以終于擊敗了楚國。楚國則不然。楚自戰勝宋襄公以來,中原諸侯無一能敵,官兵上下已養成一片虛驕之氣。子玉雖為一代梟將,不但不能革除積弊,反而更加驕狂。面對這樣的大戰,竟意氣用事,掉以輕心,結果被人牽了鼻子,導致戰爭失敗。楚成王得到楚軍敗報,派人指責子玉說:“大夫若入,其若申息之老何?”子玉羞憤自殺。 
  四月二十七日,晉軍進入鄭國衡雍(河南原陽縣西,當時在黃河南岸),并在踐土(距衡雍較近,當時亦在黃河南岸,在河南花園口黃河北岸)修筑王的行宮,向襄王獻俘。周襄王策命晉文公為“侯伯”。晉文公要求諸侯“皆獎王室,無相害也。有渝此盟,明神殛之,無克祚國”。晉文公在“尊王”的旗幟下,順理成章地登上了霸主寶座。 
    俗話說“先下手為強,后動手遭殃”。在軍事上,“先發制人”也是一個重要的命題。早在《左傳》中便有“先人有奪人之心”的提法,后人也多強調“兵貴先”、“寧我薄人,無人薄我”,意思都是主張爭取作戰中的先機之利。可是,事情并不是絕對的。在一定條件下,“后發制人”也是軍事斗爭的重要手段,它與“先發制人”之間存在著辯證的統一。其實質便是積極防御,即以防御為手段,以反攻為目的的攻勢防御,它常常成為較弱一方克敵制勝的重要法寶。春秋時期的晉楚城濮之戰,就是歷史上這方面的典型戰例之一。
    總結進軍取勝的原因,無怪乎有四點:
    第一,君臣協力,上下同心;
    第二,外交手段,瓦解敵軍聯盟;
    第三,講究戰術,后發制人;
    第四,謹慎穩重,謀略周全。
    從文學角度看,本篇是《左傳》描寫戰爭最為精彩的篇章之一,文中記載的城濮之戰,不是孤立地描寫戰斗,而是把戰爭與雙方的政治、外交活動結合起來寫,從而展示了戰事發展的因果關系和戰爭勝負的原因。在具體描寫戰斗過程時,則能以簡練的筆墨,逼真地傳達出戰場的氣氛,清楚地交代交戰的過程,很值得我們今人效仿。

                                      2012年10月31日
(編輯:作家網)
主站蜘蛛池模板: mm131美女爱做视频在线看| 中文字幕乱码无码人妻系列蜜桃 | 久久香蕉国产线看精品| 能播放18xxx18女同| 国产激情在线视频| 1213孕videos俄罗斯| 在公交车上被站着被c| igao视频在线| 女仆的胸好大揉出奶水| 久久成人福利视频| 欧美特黄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高清无在码在线电影不卡| 色天使色婷婷丁香久久综合 | 大学寝室沈樵无删减| www.a级片| 女人腿张开让男人桶爽| 一个人看的视频www在线| 性欧美丰满熟妇XXXX性久久久|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人妻少妇| 日日橹狠狠爱欧美超碰| 亚洲国产第一页| 欧美白人最猛性xxxxx欧美馆| 亚洲精品午夜国产va久久成人| 牛牛本精品99久久精品| 四虎影院最新域名| 老色鬼欧美精品| 国产50部艳色禁片无码| 老子影院午夜伦手机不卡6080|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免费观看 | 啊轻点灬大ji巴太粗太长了免费| 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播放|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露脸| 色就色欧美综合偷拍区a|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观看 | 欧美成人免费高清视频| 亚洲欧洲专线一区| 欧美性猛交xxxx乱大交蜜桃 | а√在线地址最新版| 天海翼视频在线| _妓院_一钑片_免看黄大片| 巨胸喷奶水www永久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