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地質文化與地調工作

來源:作者:宋宏建時間:2016-01-08熱度:0

文化、地質文化與地調工作

一、文化的定義、功用、內涵

關于文化的定義,《現代漢語詞典》里解釋為,“人類在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總和,特指精神財富,如文學、教育、科學等。”竊以為這個概念太泛,斗膽做一個“與時俱進”的解釋:所謂“文化”,顧名思義就是“文明對人類的同化”,即人類在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所創造的各種文明對后人所產生的正能量教化與影響。所謂“正能量”,是指能夠引領時代風尚、推動社會進步的積極因素,比如目前大力弘揚的24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而如古代的酷刑酷吏、男人留長辮、女人裹小腳之類,絕對是“負能量”消極的文化糟粕。

從這個意義上講,文化的主要功用:

一是打造軟實力。有句話叫:硬實力不行不打自敗,軟實力不行不打自敗。文化既然是“文明的人化”,就不僅影響到每個人,而且與國家、民族的政治、經濟、軍事、科技等息息相關。《三國演義》里,曹操吧文化用到了軍事上,產生了“望梅止渴”這個成語。《史記》中總結,劉邦把文化用到了政治、經濟、治理國家和干部制度上(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響,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人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最后當上了皇帝。而他與項羽在“光宗耀祖”的共同認識上,誕生了不朽的文學《大風歌》(大風起兮云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和“錦衣夜行”(楚霸王攻占咸陽后有人勸其定都,可因思念家鄉急于東歸的他卻說:富貴不歸故鄉,如衣繡夜行,誰知之者)這個成語。二是培育主旋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出:“發展最終應以文化概念來定義,文化的繁榮是發展的最高目標”。十七屆六中全會也指出,“文化越來越成為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越來越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豐富精神文化生活越來越成為我國人民的熱切愿望。”如今的社會,連討飯的乞丐都知道,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三是凝聚正能量。因為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必須擔負文化鑄魂、文化啟智、文化塑人、展現人們正向追求的功能。《水滸傳》里的“梁山泊英雄排座次”,明眼人都知道宋江是在利用文化來糊弄人,而《史記》中記載沒文化的陳勝和吳廣,起義前也會“往魚肚子里塞布條”來裝神弄鬼。

關于文化的內涵,我特別贊成作家梁曉聲先生概括的四句話:“文化是根植于內心的修養,是無需提醒的自覺,是以約束為前提的自由,是為別人著想的善良。”由此看來,文化與學歷、資歷并不完全相關,但與心靈的修煉絕對相關。

二、地質文化與地質調查

什么叫地質(地勘、地礦)文化?首先說明這是一種行業文化。我們知道,一個行業的文化、歷史才是其靈魂和根基。再從“文明”和“人化”的角度說:地質文化應是由地質人所創造的具有鮮明行業特點的物質、精神、政治、社會、生態“五位一體”文明的總和,是地質人的生存狀態、美好愿景、以及最終歸屬的真實反映。例如“三光榮”傳統和“四特別”精神。而地學文化的外延廣泛,它不管是什么人創造,凡與大地有關的即可。

地質文化研究的對象是宇宙,包括天體、陸地、海洋。天體是星體和星際物質的通稱:如太陽系中的太陽、行星、衛星、小行星、彗星、流星、行星際物質,銀河系中的恒星、星團、星云、星際物質,以及河外星系、星系團、超星系團、星系際物質等。陸地包括高山、平川、草原、濕地、沙漠、冰川與雪域。海洋最簡單,也有江河湖泊和島礁。總而言之,地質文化因其領域涉及自然科學、社會科學以及許多前沿學科,所以通貫古今,包容萬物,博大精深。地質工作者長年累月奔波于荒無人煙的崇山峻嶺,踏遍了祖國的山山水水,艱苦的行業經歷與感受,色彩斑斕的民族文化、地域文化的熏陶和對靈魂的撞擊,無疑是創造與弘揚地質文化獨特的優勢所在。

去年受國土資源作協副主席郭友釗先生委托,為其最新出版的報告文學《國家大寶藏》撰寫書評,復制幾段筆者的文字如下:

電視連續劇《先遣連》,是一部弘揚漢藏團結、展示人性光輝深度的英雄主義史詩。她記載了建國初期由李狄三率領137位官兵組成的“英雄先遣連”,從新疆于闐出發翻越海拔6420米昆侖山的進藏故事。“先遣連”九死一生,在冰雪絕地里犧牲近百人,僅1951年3月7日一天就舉行11次葬禮,十個月后抵達目的地時只剩36人。然而在國土資源系統,只要提起在地質大調查中(1999—2010年底)將魂魄化作高原雄鷹的隊員們,我們同樣禁不住熱淚盈眶:如四川省地質調查院被落石砸死的陳朝榮40歲,被匪徒殘忍殺害的曾令宏27歲、吳連仕30歲、李建軍30歲、黃立言34歲;如成都地質調查中心所被崖壁塌方掩埋的喬多吉43歲、民工米瑪18歲,因車禍死亡的徐建峨46歲、劉正蓉54歲、翟輝26歲;如新疆自治區地質調查院在熱風暴中遇難的周志強18歲、蘇云29歲,在采樣時失蹤三年才發現遺骨的賈志新38歲,因舍身忘我而拖病去世的隨隊女醫生焦立41歲;如陜西省地礦局于2012年2月17日在可可西里失蹤、至今仍下落不明的榮潔23歲、楊能昌36歲、高崇民53歲……

歷經磨難之后今天還健在的,如連續8年跑青藏高原并發現了青藏鐵路沿線6個鐵礦異常帶的王德發,在飛行禁區“禁飛航線”上航空磁測10年安全無事故的熊盛青,在大場16年“為新青海建設找礦的地質人”王德福等已大名鼎鼎。但是,那些把生命中最美好的歲月都奉獻在青藏高原,至今仍默默無聞、普普通通的地質隊員,何止于成千上萬?

廣袤無垠的青藏高原,囊括了西藏自治區和青海省全部、四川省西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南部,以及甘肅、云南的一部分;擁有喜馬拉雅山山脈、昆侖山脈、祁連山脈、喀喇昆侖山脈、橫斷山脈、唐古拉山脈、岡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脈等。在此海拔五六千米的“世界屋脊”之上,正是那些成千上萬前赴后繼、默默無聞、普普通通的地質人,秉承著代代相傳的“三光榮”(以艱苦奮斗為榮,以找礦立功為榮,以獻身地質事業為榮)優良傳統,用四肢、用血肉、用靈魂鑄就了一座座巍峨的豐碑——(圖)

自1999年開始的地質大調查歷經12年,25個單位以每年上千人次的數量奔赴青藏高原,以相距4千米的路線拉網式考察荒涼原始的無人區,在“血與汗、冰與火”中徒步行走50萬公里(相當于環繞地球12圈半),不僅填補了我國中比例尺地質空白區,而且獲得了讓世界震驚的重大發現:青藏高原并非5條縫合帶而是21條;青藏高原并非無邊無際的大洋而是由多島弧與多海盆構成。這一地質理論的創新、創新歷程之艱以及折射出的人性光輝,均似聳立于喜馬拉雅山上的珠峰,達到了令世界仰視的高度!

自1999—2010年底,青藏高原已勘探超大型、大型礦床32個,累計新增銅資源量3194萬噸,相當于63個大型銅礦床;新增鉛鋅資源量1519萬噸,相當于32個大型鉛鋅礦床;新增金資源量569噸,相當于28個大型金礦床;新增銀資源量23015噸,相當于23個大型銀礦床;新增鉬資源量176萬噸,相當于18個大型鉬礦床;新增富鐵礦石資源量70401億噸,相當于14個大型鐵礦床;新增鎢資源量20萬噸,相當于4個大型鎢礦床。此外地質學家還在青藏高原確立巨型金屬成礦帶3條,圈定成礦遠景區106個、礦點與找礦異常2000多處……

整個青藏高原的新一輪地質大調查,新增資源量的潛在經濟價值高達2.7萬億元,大寶藏的冰山一角終于初顯端倪!

青藏高原的新一輪地質調查,12載艱苦卓絕的“開疆拓土”,踩踏著新中國成立50年間一代代地質人為共和國奠基的坎坷足跡,穿梭著祖輩們或詳或略、可歌可泣的篳路藍縷,創新著理論與實踐的反復驗證、突破與;洋洋30萬言的宏大敘事,灑灑千百組的詳實數據、幾十號鮮活人物形神兼備的點睛筆觸,宛若一曲沉雄、流暢的《勘探隊員之歌》(即“三光榮、四特別”精神)貫通始終。所以說地質文化是地質行業的DNA,是地質人優秀品質代代傳承的最有效載體和精神家園,要永遠占領并且堅守這片精神高地,記載其歷史,光大其傳統,弘揚其精神,必須靠行業的、專業的地質文化才能完成!

三、地質文化大繁榮正當其時

在中國文化琳瑯滿目的歷史長廊中,既可稱得上地理學家又能稱得上文學家的,也可謂是明星璀璨。如漢代的張衡、西晉的葛洪、北魏的酈道元、北宋的沈括、明代的徐霞客等。還有現代文學家的旗手魯迅先生,也是礦務鐵路學堂畢業,且與人合作著有《中國礦產志》。另外新中國的一大批老地質學家如李四光寫過小說,楊鐘健寫有文學著作《去國的悲哀》和《西北的剖面》,黃汲清著有散文集《天山之旅》,馮景蘭、關士聰、王鴻禎、劉光鼎等都堪稱文學表率等等。至于今天,僅中國國土資源作家協會的旗下就有會員近千,知名作家近百,成為繁榮地質文化的一支勁旅。

在目前的國土資源系統里,地質文化正如雨后春筍煥發出勃勃生機。主要表現在以提升物質文化(包括勞動環境、施工設備、生活措施、產品形象)為主線,以規范制度文化、行為文化(包括領導體制、組織機構、規章制度)為兩翼,全面推進觀念文化(包括行業精神、行業道德、行業目標、行業價值觀念、行業團隊意識)的與時俱進與創新。僅就國土資源作協麾下活躍的省廳作協分會、省局地礦文聯就有七八家,至于主辦有網絡平臺和報刊雜志之類新聞和文學的新媒體,可以說在國土資源系統早已實現了全覆蓋。

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站在歷史和時代高度,在深刻分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及總結我國文化改革發展實踐的基礎上,作出了全面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決定,對于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2014年10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又強調指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是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也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堅實根基。要結合新的時代條件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和弘揚中華美學精神。我們社會主義文藝要繁榮發展起來,必須認真學習借鑒世界各國人民創造的優秀文藝。只有堅持洋為中用、開拓創新,做到中西合璧、融會貫通,我國文藝才能更好發展繁榮起來。

這是21世紀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要求,也是對地質人實現地質文化大繁榮的要求!

                 

    

            

(編輯:作家網)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日韩|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樱花动漫| 久久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浴池| 高h全肉动漫在线观看最新| 放荡的女老板bd| 健身私教干了好几次| 99久久人人爽亚洲精品美女 | 无码中文字幕色专区| 又色又污又爽又黄的网站| littlesulaa小苏拉| 欧美日韩视频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二区三区| 久久99国产精品久久99果冻传媒| 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 国模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 亚洲三级在线观看| 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奇米影视亚洲春色| 亚洲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结合| 车车好快的车车流水网站入口| 好男人在线社区www影视下载 | 国产91精品一区二区麻豆亚洲| √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8下载| 欧美日韩国产va另类| 国产人成午夜电影| tom39你们会回来感谢我的| 欧美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乱子影视频上线免费观看| hdmaturetube熟女xx视频韩国 | 国产色无码精品视频国产| 久久精品a亚洲国产v高清不卡| 精品亚洲成A人在线观看青青| 国产精品柏欣彤在线观看| 丰满岳乱妇在线观看中字无码 | 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 在线精品国精品国产不卡|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电影| 真实国产乱子伦精品免费| 国产激情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三级视频在线播放线观看| 欧美亚洲国产精品久久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