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火的村莊
來源:作者:葉淺韻時間:2012-10-22熱度:0次
微雨的夜,正在酣睡中,接到母親打來的電話,膽顫心驚地接起,只聽見雞鳴狗咬和小孩的哭聲,隨即就斷了。再打,不通。心里一陣恐懼,一種不祥籠罩上心頭。這些年,這樣的電話,我接過無數次,病痛災難的意外接踵而至,悲痛與驚嚇,一路不離地伴隨著我。
電話終于接通了,母親焦急萬分的聲音,心里稍有放下,只要她安在,我就能放心稍許。知是村莊失火,快燒到家門口了。我與老公慌忙出門,我一邊打火警電話,一邊向西澤鄉政府救援,再通知弟弟……雙手止不住地顫抖,80碼的山路彎彎,我還覺得好慢,一再催促老公開快些。弟弟說,讓母親別急,只要人沒事就好,如果可能讓母親先把祖宗的牌位救出來……
才到吳家灣,就看見沖天的火光與滾滾的濃煙,那是我的家園啊,再止不住淚水。還記得三年前,接到母親的電話,我狂奔回來的時候,我的家已是殘壁斷垣的模樣了。九十高齡的大娘活活被燒死,母親坐在地上,呼天搶地的哭聲讓我斷腸。好不容易起了新屋,又要遭此橫禍,這如何承受得了啊。
一到村口,連跌帶撞地奔去,一路上迎著受了驚嚇被趕出來的豬和牛。它們驚慌失措的叫著、躲著。火從村的中央燃起,百年的老屋已是茫茫一片火海,火勢正洶涌地漫延著,再過柿子樹,就是母親的房子了。母親沒有像很多人一樣忙著盤屋里的東西,她正在與聞訊趕來的舅母們拾掇門前堆著的草和柴,直到聽到有人說太熱怕保不住了,她才讓舅母們去盤出火腿。舅母們說她們佩服母親的沉靜,而母親說只能一切隨事,再無多少哀怨痛苦的聲音。原來,災難可以如此打磨一個人的心智。母親在災難的打擊中變得越發堅韌沉穩了。
我提著桶,屋前屋后地盯著幫襯著,只愿老天忽降一場大雨,澆滅這無情的大火。無奈連年的干旱,連飲水都成困難了,哪來多少救火的水。打開水管,麻線一樣的水流出來,等得人心焦火燎。家里的積水,廁所里的糞水,能用的都用上了。
幸得鄉政府和村委會組織的幾十人的救火隊,在現場緊張有序地指揮著救火。要不這村莊里剩下的這些老弱婦孺,連抬口壽材都成問題的。有好幾戶人是常年鎖著門在外打工的,如今,也只有任憑大火的吞噬了。消防車一到,我的心放下了許多。所幸救援及時得當,村中半數的房屋得以保全。母親連念上天恩情,她的房子保住了!
看著漸熄的火勢,才急忙詢問村中人都安恙否?我跑到村前的竹林里,看見拖著病體的大公公、姑奶奶帶著小孫子小孫女在哭泣傷心。火是從他家起來的,心有萬般的苦楚。他們家的幾個孩子,屢遇不幸,大兒子前幾年在富源挖煤死了,智障的二兒子前些日子才離去,有一個女兒瘋了,老兩口常年拖著病體,一天好日子也不曾過過。如今,讓他們如何是好呀?天不應,地也不靈!這禍不單行的日子,在別人身上時可以是一聲同情,而到了自己的身上,才是多么苦痛難挨的辛苦呀!我安慰著他們,可這是多么無濟無力的語言啊。扶著他們去小兒子的家里避避,免得夜里涼了身子。
這邊,嬸娘們正一邊哭一邊罵地責怪著。誰也怨不得的事,只怪是落到了自己的頭上,如今即使是泄一泄心中的恨,也不能傷心對淚眼了,就多些同情與理解吧。那邊,小公公衣冠未整地從火海中逃出來,癡癡地看著正燃燒著的壽材對我說,要是能把我這大板拿出來就好了。我扶著他的肩膀,告訴他沒事的,只要人出來,其他一切都好辦。可我知道,這農村里,除了房屋土地,哪一個有老人的人家不是把壽材當做大事的啊。好歹也是幾千上萬的事,也似一個國家中的一座城池了。
這場大火吞噬的是先祖們來這里定居時的老屋,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了,它是村莊的心臟,所有新屋的建蓋一概依老屋傍居而起,村莊的周圍是一片片竹林。我曾一次次地走近老屋,與他親近著親昵著,還帶來好友們參觀,炫耀地講解著它們曾經的輝煌。一個大大的天井,中有門路通過,樓閣上雕刻著精致的木窗花紋,屋檐下面是走廊,還有后花園里的東洋菊花,大朵地開在我童年的夢里。一群孩子歡笑地從這屋竄到那屋,偷母親們的針線去模仿做些花鞋墊,也學男孩子們爬在高高的板栗核桃樹上,吃到雙生的板栗時你一口我一口。
如今,一切都不忍回憶了。
抬眼望去,村邊的道上擺滿狼藉的行旅,處處相遇一雙雙淚眼。人間的悲劇除了死亡與病痛,莫非是失去家園的無助了。恨我不能長出千手,救我的父老們的苦難,讓他們即刻就有安身立命處,不再操心勞苦,不受任何磨難……
(編輯:作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