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闊波瀾,椰影曼舞/碧海白云,火山聳峙。聞名世界的夏威夷地處太平洋中部,終年氣候宜人。那里風景秀麗,山島巍峨,是世人所向往的最佳旅游目的地,而我們的美國之行的最后一站,就是這片風光旖旎的群島。
夏威夷群島位于太平洋幾乎正中部,是波利尼西亞群島中面積最大的一個二級群島,該群島呈弧狀橫貫北回歸線,介于154°41′W-178°75′W、18°54′N~28°15′N之間,總面積16759km2。其距美國本土數千公里,為熱帶雨玉林氣候,全年幾乎都處在夏季。
自清晨6時許,自西部軍港圣地亞哥,我們乘坐美國航空向西飛行約7小時后,于下午2時左右抵達夏威夷群島的最大島——歐湖島。該島為其首府,是其行政、駐軍等的所在地,也是其土著王的制府。夏威夷群島由8個主要島嶼、124個小島,以及環繞在各島附近的礁巖、尖塔所組成。8個主要島嶼位于北緯18°54′-22°之間,依緯度順序為考愛島、尼豪島、歐胡島摩洛凱島、拉奈島、茂宜島、卡胡拉威島夏威夷島,也稱大島。美國于1959年在此處設夏威夷州,州府在歐胡島上的檀香山,火奴魯魯。 據檀香山畢夏普博物館的資料,夏威夷最早居民的祖先可追溯至中國的長三角地區,時間大約在5000-6000年前,檀香山與近代中國有著多種聯系。
夏威夷群島是世界著名的旅游勝地,其中的茂宜島和可愛島2013年世界排名第一.。
夏威夷群島是火山島,也是太平洋上有名的火山活動區,因為這些島嶼正位于太平洋底地殼斷裂帶上,夏威夷群島由地殼斷裂處噴發出的巖漿形成的。20世紀60年代,地質學家曾提出用夏威夷島下暗藏的熱泉活動來解釋夏威夷的奇異地貌。地質學家認為,太平洋板塊在夏威夷熱泉的上方緩慢移動,就好像是一張紙在一根點燃的蠟燭上移動,移到哪里,哪里就開始噴發火山,形成火山島。
夏威夷的第一批外來者,是公元750年自馬貴斯群島航行而來的波里尼亞人。“夏威夷”一詞源于波利尼西亞語,意為“原始之家”,13世紀乘著兩只巨大獨木舟的大溪地人來到夏威夷群島。夏威夷目前開放旅游的有三個島,即:歐湖島、火山島和卡呼威拉島,我們的行程是游覽州政府所在地——歐湖島。
飛機平穩降落,寬大的機場周圍即可出現了美麗的熱帶植物,高聳的椰樹與秀美的檳榔在藍天白云中遠遠地向我們招手,一架架涂著各種國標的客機或停或行稀稀松松地點綴著素雅的機場,而溫熱的熱帶氣流則迅間貫穿了人們的周身,從西部那涼爽的金秋季節迅間過渡到濕熱的熱帶雨林季。
地接是當地的華人美女,大約30多歲的樣子,國語說的不錯。她將大家組織好,順序通過長長的通道,而后登上了一輛白色的大鼻子旅游車,向市內駛去。
歐湖島是夏威夷各島中人口最多的一個,且城建完善,很現代化。我們沿著寬敞的大路一路奔馳,抵達市區后但見兩側市容整潔、高樓林立,一排排的椰子樹夾路而立,各種車輛往來穿梭,行人身著靚麗,草帽、花衣、彩衫、拖鞋等等,構成了城市的一道道美麗的風景。啊!舉世聞名的夏威夷比我想象的還要時尚與現代!
據悉:英國探險家及航海家庫克船長在1778年1月18日率領兩艘帆船登錄考愛島發現夏威夷,他是第一個發現夏威夷群島的西方人,并把夏威夷命名為三明治群島 ,以紀念時任第一海軍大臣他的上司兼他的贊助者,第四代三明治伯爵。在19世紀晚期開始,這個名稱開始不再被廣泛使用。此后,西方人便在夏威夷的歷史發展中起著重要作用。18世紀末,夏威夷酋長柯玫哈以加農炮征服了其他島嶼,建立夏威夷王朝,成為卡美哈美王一世。夏王朝在卡美哈美王一世死后開始分裂,其中一部分由他最鐘愛的妻子卡亞胡瑪努女王統治。
19世紀來自英格蘭的基督教新教傳教士傳播了民主立憲的觀念,他們要求裸體的土人穿上衣服,并放棄夏威夷傳統文化。傳教士的下一代成了島上的商人和政治家,與夏威夷人聯姻,并與外國簽訂勞工契約,發展了種蔗制糖業,這些移民就是當今夏威夷多種族的源頭。
按照行程,我們第一個游覽點景區是夏威夷著名的“合歡樹公園”。合歡樹產自熱帶地區 ,以非洲和此地的最為有名。該樹在中國并不常見,即便在海南也不多。
跟隨導游,大家來到了一個不大的公園,只見園內草坡起伏、鳥語花香,大約每隔幾十米就有一株粗大的合歡樹。每棵樹的腰圍大約有3、4米粗,堅硬的枝干上托起濃密的綠葉,而最典型的是整個樹的頂部是平的,很整齊,就像一個個放大了的盆景矗立著,非常適于觀賞。之前,我在游覽南非時也曾見過這種樹,還有其他的一些樹也是平頂的,那是因為非洲海拔高,高原上的植物大都被氣壓得矮一些,所以樹冠變得平平的。合歡樹是夏威夷的一大特色,也是這里最典型的大樹,看到它的人都會覺得它既美又威武,像是軍中的娘子軍。
下一個景區是聞名世界的珍珠港,它建在瓦胡島上,在二戰后開辟成了公園和憑吊場所,以供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緬懷。1911年,美國在此建立軍港,之后成為太平洋艦隊基地。1941年12月7日清晨,日本以“虎/虎/虎”為代號偷襲珍珠港,使美國在西太平洋海空軍的主力癱瘓,也因而引發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區的戰事。戰后,美國成立了位于珍珠港的“亞利桑那紀念館”,向每年來訪夏威夷的數百萬游客講述當年的慘劇。1945年9月2日9時02分,停泊在日本東京灣中的“密蘇里號“成為日本簽署無條件投降書的地點,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畫上了句號。1999年開始,“密蘇里”號被改為紀念艦,停泊在珍珠港福特島內,成為太平洋戰爭開始和終結的見證。1959年3月11日,夏威夷成為美國第50個州。
我們經過安檢進入珍珠港公園內,他比我想象的要小得多。一片不大的椰林樹正對著公園的大門,一百多米外是不很寬廣的海域,對面是一個島嶼。此刻天空有些陰沉,灰色的云霧籠罩在島的上空,上面有一些很現代化的設施,其中有一個類似于天文望遠鏡的白色球傲視蒼穹,據悉,那是一個超級雷達,能夠測出遠在五千公里外的軍事活動,非常先進。
再向前看,對岸邊停放著一個巨大的白色船房,周圍有游船向那里駛去。導游介紹,那就是當年珍珠港事件中被日本擊沉的數萬噸級的戰列艦“亞力桑那號”的殘骸,現在它的上面建立了展覽館,以教育后人,警示戰爭!因時間的問題,我們不能登山游船,一睹那里的場面,思之,頗有些遺憾!戰爭是人類歷史上最殘酷的事情,而第二次世界大戰又是人類歷史上最大、最慘烈的浩劫,不僅參戰的國家創歷史紀錄的61個,卷入戰爭的人數也是破紀律的20億,且戰死者多達5千萬人以上,傷者也高達6千萬人。讓我們銘記這些數字吧,祈禱死去的亡靈吧,希望戰爭永不再來。
歐胡島是夏威夷群島人口最多的島,也是夏威夷州人文和經濟中心。島上有人口84萬左右,占夏威夷州總人口的2\3以上。按面積排列,歐湖島是夏威夷群島中的第三大島,總面積608平方英里,海岸線總長112英里。夏威夷的首府火奴魯魯——檀香山坐落在這個島上,它是幾十萬人口的大城市,有港口碼頭和國際機場。威基基海灘,恐龍灣,珍珠港等著名旅游景點位于該島。
隨后,我們接連游覽了當地土著的總督府、市容與購物中心等。總督府是一百多年前的建筑,全石質的三層小樓,非常堅固,掩映在濃密的椰林中,還有石質的圍欄與樓梯,色調很統一,也很完美。他的對面生長著一顆碩大的榕樹,僅氣根就有一百多根,高、粗壯,可謂獨木成林了!類似于這樣的獨木成林,我在西雙版納及東南亞多國都見過,是熱帶雨林的標志之一。
都說夏威夷有二多:買涼拖與草帽的多,可是我們又走了一些大街,并沒有看到有多少商店買涼拖的,當然,草帽是不少,而且女式的沙灘帽尤多。
夜晚是美妙的,它能給人們帶來絢麗與遐想,尤其是在熱帶的國度里。熱帶雨林的區域每天都會有雨,晚間的細雨來的很及時,不僅帶來了清涼,還為這個世界增添了迷茫…….我們打著傘,踩著精致的方磚路面,走訪著一處處燈光亮麗的場所;觀賞著令郎滿目的商品;品味著某些冷飲或土特產。巨大的合歡樹矗立在周圍,遠觀近看都很壯觀,它那碩大的,如同傘狀的樹冠幾乎密不透風地傲然上揚,白日里遮擋陽光,陰雨天阻攔小雨,還不是地散發出絲絲清香。啊,雨中漫步,這個夜晚,在異國他鄉,好美!
次日晨,我們開始了環夏威夷全島游,這是一次較為全面的系統游,看到了一些曾經聽說過,但未曾見過的人文與自然景觀。
首先,我們乘坐自己的大巴車向東,趁著晨光來到了不滿黑色礁巖的火山巖海灘,腳踩著怪石嶙峋的礁石,面迎被云層遮蔽的朝陽,眺望深遠的海洋與天際邊從云隙處透出的一縷縷陽光。海風清涼又濕咸,我大口、大口地呼吸著來自遼闊太平洋的新鮮空氣,貪婪地欣賞著眼前的美景!
之后,大家上車奔向下一個景區。一路上青山、綠水、椰樹、檳榔等,始終與我們相伴,異國他鄉優美的田園景色令人流連忘返。拍攝電影《金剛》的外景地到了,那是一座必須要隔海相望的山島,距離大約一公里。我們下車走進椰林,向對岸眺望。從外形上看,我一眼就認出了它,能看到細微的白浪在拍打著它的基石,不很高的山峰被濃霧掃去了一半,蒼茫中仍然是迷茫的綠色,顯得很蒼郁也很神秘,就如同電影《金剛》里的開頭一樣。而在海峽之間還有一個有名的景點,就是非常形象的“草帽山”,它的確非常相,極酷似一位老農將草帽丟盡了大海里,而任憑太平洋的波濤無休止地沖擊…….
張學良曾是中國現代史上名人之一,有關于他的功過此處不加以評論,近年來有關他的負面報道很多,因為是他下的不抵抗命令,才丟掉了東北。他的晚年被蔣經國釋放后便移居夏威夷首府,與趙一荻女士終老與此,我們的下一站就是要看一下他們的墓地。
熱帶雨林的國度終年雨水盛行,年降水量大約都在2000毫米以上,若在雨季里則降水量更加豐沛。現在是10月,雖然不是夏威夷的雨季,但細雨霏霏的時日還是很多的。我們驅車續進,空中便飄落了溫熱的雨水,且越發變大,待趕到張學良墓地時,豪雨如注,于是乎眾皆只能是舉傘而行了。
此地乃為一公墓所在地,坐落在一個起伏的小山上,有草坡與花壇,坡上大約有幾十座墓,因為時間與天氣的原因,我們無緣瀏覽他顧,而是直奔張學良墓地而來。此地需登臺階十余個,后轉彎右向即到。這是一座不高的紫紅色大理石墓碑,成方形,向西的一側當中凹進,上刻描金字“張學良之墓”,背后是一圓形的灰色墓,直徑大約有一米多。我繞墓一周,仔細觀賞了一番,除碑前有兩束紅白鮮花以外,再無其他飾物,而我等一行十余人也未有向其獻花者。故,思之:此人因9、18不抵抗,拱手東北與日人,便不受國人愛戴,或應有此待遇…….
此墓園對面是一座日本人建的廟宇,坐落在青山綠水間,風景俊秀,隔溪而望,林木森森、重檐密閣,卻也有:溪水林邊繞,“鳥鳴山更幽”之感。夏威夷在劃歸美國之前,已有很多日本人登島居住了,且延續了一百多年,故該群島除了土著外,日本人是第一大外來族。
復上車我們奔向夏威夷山脈主峰之一的“大風口”,據悉,此山口曾是1941年12月7日本海空軍偷襲珍珠港的秘密通道。車沿著盤山路曲折行進,穿云破霧,我們一路瀏覽著山中綠植與溝中的溪流,飽覽山景,可謂愜意!將至山頂,車停,大家下車跟隨美女導游前行。此地是“大風口”景區范疇,盡管因雨而霧大,但風的力度已經讓我們感受到了它的威力。所謂“大風口”實際上是一條山溝,是沿著山的主脈天然形成的大山澗,有百米多深,其始于海邊,貫穿山脈,直達不遠處的珍珠港。當年日軍航空兵從西北方向的航母上起飛,穿越峽谷隱蔽飛行,而后突然飛抵珍珠港上空,突襲了停泊在港內的美國海空軍,造成了美太平洋艦隊19艘軍艦的損失,以及官兵4千余人的傷亡,從而挑起了太平洋戰爭,使得二戰進一步擴大。
我們冒著大約6、7級的大風,穿過石橋、轉過山口來到最佳觀景區,俯瞰壯觀的大谷…….大風口名不虛傳,一般人在此地站立都感到不適,甚至小孩要被大人拉著,怕被風吹走。而美女們的長發常常被吹的與地面平行,有時也在空中飛舞,看山去很瀟灑。大風口是夏威夷較為有名的景區,不僅僅因為它終年山風呼嘯,還在于它位于高山的峽谷口,四周懸崖峭壁、綠蔭森森,山景奇妙而險峻。下山時,細雨初歇,陽光從云隙中射出,照射在濃密的熱帶植被上,使得原本陰暗的山壑中出現了一片片亮光。而因雨水產生的濕氣也因光照溫度的升高,在山谷中形成了一團團的霧氣,不斷地翻滾、上升、擴散,遮住了腳下陰密的森林與澗壑,產生了仙境般的景致,古語中所謂的:“云里看江山,霧中觀美人”,大概就是指這種景色吧!
午時,我們在一家中餐館里食用自助餐,大約100多個品種的中餐、西餐與水果類,僅10美元,再次體現了美國地大物博、物產豐富和其富有的特點。
之后,我們按照環島游的行程沿著北部的海岸線向威基基海灘行進。這大概是世界上最出名的海灘了,也是多數游人心目中最典型的夏威夷海灘。因為是在大洋當中,沿岸的海面都很高,幾乎與地面持平。其海灘區東起鉆石山下的卡皮歐尼拉公園,西至阿拉威游艇碼頭,長達一英里,精華部分是從麗晶飯店到亞斯頓威基基海濱飯店之間的一段,這里有細致潔白的沙灘、搖曳多姿的椰子樹以及林立的高樓大廈,總長度約三四百米。海水寧靜開闊,是假日休閑的理想地點。喜來登阿那沖浪者飯店和威基基飯店之間的沙灘區則是水上運動的最佳地段,可以劃船、沖浪,夕陽西下之時,還可以沿著沙灘散步,慢慢欣賞落日的壯觀景象。我們常在電視中看到的夏威夷沖浪就在此地,不過它的最佳沖浪時間是在每年的12月,那時,受太平洋流的影響,地處大洋中部的夏威夷島周圍海水驟變,巨浪翻滾,引得全世界的沖浪高手們云集此地,搏擊風浪,并一決高低。
我們來到威基基海灘時已是白云浮日、天清氣朗之時,熱帶雨林的天氣就是這樣,忽而細雨霏霏、忽而豪雨驟停,轉瞬天朗。此時的海水也因有藍天的映照而變得碧藍無際了,水天一色、白云飄飄,非常美麗!故言:天氣對于旅游來講十分重要。
海洋是孕育生命的源泉,是生命的顏色,所以,每每當我們看到海洋的時候都興奮、欣慰,進而產生愜意!我曾經到過許多地方和國家的海,親眼目睹過波瀾壯闊的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此次行游美利堅之夏威夷,可謂又增一大景。
威基基海灘與其他熱帶海洋的沙灘相差無幾,沙灘的顏色比溫帶地區的要白些,而且也比較細膩柔軟,腳踩上去輕滑而又有些熱。岸邊仍然是挺立著一排排美麗、窈窕的椰子樹與檳榔,美美的。因為是10月,而非旅游旺季,所以,游人不多。綿長的沙灘上大約只有幾百人在玩耍,波濤中的泳者也不多。遠遠望去,遼遠的碧海中有不多的沖浪者在水中飛躍、翱翔,他們那鮮艷的泳衣與彩色的帆板在層層的涌浪中起伏、跳動著,非常富有動感。這一下使我想起了錢塘江口每年8月大潮中的弄潮兒,他們都是搏擊風浪與大自然的勇者,是可敬、可賀的頑強勇士!因為大家都沒帶游泳衣褲等,再加之風浪較大,所以只是在水淺的地方玩耍了一番,畢竟伴著波濤與涌浪,腳踏細白松軟的沙灘,目送著白云遠去也是一種愜意。
離開時見到了一些身材美妙與健壯的美女、帥哥們,肩扛著、或頭頂著做工精致、色彩斑斕,尖長的沖浪帆板快步從身邊走過,他們身著泳衣,陽光而充滿朝氣,如同矗立在岸邊高挑堅韌的椰子樹一般,不畏風雨、搏擊風浪,如此,真是令人佩服!
夏威夷群島雨水充沛,許多丘陵和山地,都被濃密的森林和草地覆蓋著,顯現出自然景色的優美。同時,夏威夷群島還有自己的島花——紅色的芙蓉花。由于各種植物和花卉生長繁茂,夏威夷群島的昆蟲也是最多的。僅蝴蝶就有萬種以上,而且有些品種是這個群島上特有的。有一種蝴蝶叫“綠色人面獸身蝶”是一種世界上少見的大蝴蝶,它的翅膀展開時長達10厘米。夏威夷群島總人口1454980余人,夏威夷是美國亞裔人口比例最高的州,日本人是夏威夷最大的亞洲少數民族,其次是菲律賓人、土著人、華人、朝鮮人、越南人、老撾人和泰國人。
夏威夷人無論場合時間,一套以夏威夷布裁制的夏威夷衫通行各處。男人穿的叫阿婁哈衫,女性的花衫有長短之分,白天穿的略短,叫“慕”,晚上穿的長衫叫“慕慕”,以衣服長短命名名字,也算是當地人一大發明。
草裙舞又名“呼拉舞”,是一種全身運動的舞蹈,尤其是手部動作含義深刻,通過不同的手勢表現出人們對各種美好事物的期冀,如祈求豐收、渴望和平等等。
在夏威夷,無論男女都跳草裙舞。跳舞時,男性只纏著一條腰帶。女性則不著上裝。第一批到達夏威夷的傳教士們,立刻被這種過分暴露的服裝嚇壞了,頗為性感的舞蹈動作也令他們反感,因此草裙舞被禁止了。然而草裙舞被秘密地保留了下來。1874年卡拉考阿國王執政后,恢復了這種傳統舞蹈,但要求女性不得裸露上身并穿上長裙。佩萊非常喜歡這個舞蹈,就用火焰點亮了整個天空。自此,草裙舞就成為向神表達敬意的宗教舞蹈。后來,變成用尤克里里琴伴奏的娛樂性舞蹈,觀賞草裙舞成了游客游覽夏威夷的保留節目。
夏威夷人純樸好客,據悉,當觀光輪船接近夏威夷外海時,熱情如火的夏威夷女郎,就會駕著小舟靠近輪船,把一串串五顏六色的花環送給游客,且高喊著歡迎口號“阿羅”。阿羅哈是夏威夷土語,意思為“歡迎,你好”等等,表示友好和祝福,每個來到夏威夷的人都學會這句話。花環叫“蕾”,夏威夷人總是手拿花環,熟人相見,歡迎或歡送客人,都要送花環,就好像見面握手一樣。
返回時,我們又去了著名的菠蘿園,游覽了此地十分壯觀的菠蘿田。那是一望無際的廣闊田地,生長著一排排優質的菠蘿,巨大的傘狀葉子散開向著天空,接受著來自上天的雨露與陽光。
之后,我們去逛菠蘿超市,琳瑯滿目的食品令人目不暇接,有言之:不食菠蘿不算到過歐湖島,故我等每人都品嘗了幾種。真所謂名不虛傳啊,此地的菠蘿入口潤滑、清涼而甜美,給遠道而來的游子們送來了清新與慰藉,這是大自然的饋贈。
旅游就是如此,不僅要看美景,賞美服,還要食美味,而彼時那美美的時光記憶猶新,至今回憶起來,仍覺得意猶未盡……
(《我游美利堅》系列文全部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