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灣的彎月亮(35)
來源:作者:趙福海時間:2012-07-08熱度:0次
第三節 不速之客
四
上午九點鐘的時候,馬六虎跑到劉新月家告訴她,村里來了個不速之客。她這里看看,那里問問,現在又一個人到大龍溝去了。這個信息引起了劉新月的注意,她叫上趙星男,帶來一些食品和礦泉水與馬六虎一起向大龍溝走去。
這時節滿山泄翠,他們沿著一條坑坑洼洼的山路吭哧了半天,才看到前面有個人影,那人影越來越清晰,那是一位極有氣質的中年婦女。劉新月驚喜地喊道:“董阿姨,你怎么沒有打招呼就進村了?”
中年婦女轉過身子,見是他們,臉上笑得像桃花似地說:“啊,我想一個人轉轉看看,然后再找你們。沒想到,還是驚動了你們。”
“媽,給你介紹一下,這是我們村的村委主任馬六虎。”他們來到董桂英的身邊,趙星男指著馬六虎說。
這之前,馬六虎已經聽劉新月向他說過董桂英,知道他們公司有來月亮灣投資開發旅游的意向。他笑呵呵地連忙走上前去,拉住董桂英的手說:“歡迎董事長來我們村考察!您來應該給我們打個招呼,您人生面不熟的,一個人進山很危險的。”
董桂英握住馬六虎的手說:“我來,給你們添麻煩了。”
“阿姨,我們來的這個地方是大龍溝的猴山登天峽。我們身邊這條叮叮咚咚清澈見底的溪流叫金雞河。這里的山,這里的水,這里的瀑布,這里的潭,可以說美不勝收。要不,我們先看看這里?”劉新月上前摻住她的手臂說。
“好啊,你們來了,就聽你們的安排。”
當他們在綠色盡染的碧竹林里行走,距登天峽還有二公里之遙時,那峽谷飛瀑訇然撞擊巖壁發出的水聲已經塞滿耳鼓,那縷縷飄浮的水霧已經迎面而來。
穿越過一片大竹林,仰視登天峽。嘿,好陡好大的峽谷啊!登天峽東西寬八十余米,上下高六百余米,整體坡度在七十度以上。谷中那瀑布,那潭水,那怪石,那奇峰,那罅洞,隱現在綠樹碧草間,被那盤旋而上的陡峭山路貫穿在一起,活象一串精致的項鏈懸掛在碧綠的山坡上。
在峽谷東側,頗大的“無欲壁”頂端伏臥著一只百噸大石龜,龜紋清晰,龜眼似醒欲睡,龜嘴微啟又合,活靈活現。在無欲壁的右側,是只巨大的石鷹,頭上尾下,鼓動著翅膀,大有一飛沖天之勢。
緊握巖壁上的灌木條和綠草小心翼翼地向上攀巖,迎著一波一波的水霧登級而上,左看天柱峰,右看鯢王宮,下看靈秀潭,上看白龍飛瀑。進入登天峽不久,那一個接一個的精美景點,已使你目不暇接。
來到“迷仙罅”,罅石縫光線暗淡陰涼,冷風習習。董桂英把一只手按在胸脯上,以防一不留神時心會跳出落在那個幽暗的石縫中;另一只手死死抓住馬六虎的后衣襟,害怕一不留神走不出“迷仙罅”。當他們四人磕磕碰碰毛骨悚然地走出去時,衣衫已被汗水濕了個透。
到了臥龍潭,還沒有來得及觀賞那翠、碧、油、烏的潭姿,那緊接而來的匡廬瀑飛泄的玉柱銀珠,卷起的氣流,已把你的衣襟衣袖瑟瑟抖動;那沁人心脾的濕意,已把你牢牢扣住。匡廬瀑高七十余米,寬五米有余,那一瀑三跌飛泄而下的潔白的玉柱,那撞擊巖壁崩射而出的雪白的玉柱,那谷風抖灑形成的剔透的水霧,在谷峰樹頂撐起的白色的太陽光的透射下,柱靚,珠靚,霧亦靚。
董桂英抬手拭了一把臉上的汗珠,感嘆地笑著說:“難怪要把它稱謂‘匡廬瀑’!李白筆下的廬山瀑布水與之相比,不知要遜色幾許。”
馬六虎連忙打開食品袋說:“咱們就在這潭邊休息一會兒,吃些東西吧。”
劉新月給董桂英拿了一代蛋糕問道:“阿姨,看了這里的登天峽,您認為這里的山水如何?”
董桂英接過蛋糕袋,取出一塊蛋糕吃著說道:“嗯,太好了!咱們抓緊時間考察,爭取一星期考察完畢,到那時我們在一塊研究一下,下步的合作開發問題。”
五
一星期后,在村委會議室里,劉新月要張金貴和馬六虎出面,邀請鎮長葛青山和副鎮長李海敏參加,村里再次召開了村組干部會議。
會上,葛鎮長代表龍潭鎮黨委和鎮政府對董事長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對天心綠野有限責任公司到月亮灣村投資開發旅游業表示最真摯的感謝!接著,馬六虎介紹了這幾天與董事長一起在月亮灣考察旅游環線建設的情況進行了匯報。最后,董桂英董事長對在月亮灣進行旅游開發提出了自己的意見和想法。
董桂英說:“首先感謝龍潭鎮黨委和政府對我們天心綠野有限責任公司在月亮灣開發旅游業的支持!感謝月亮灣村支部村委會對我們天心綠野有限責任公司在月亮灣開發旅游業的支持!感謝我在這里考察的這些天六虎、新月等人和村民們對我本人的無微不至的照顧!”她環視了一下在座的每個人,又說,“如果我的意見鎮里和村里同意,我計劃三年分三批向月亮灣投資1個億進行旅游開發!”
“呀,投資這么多呀!”
“看來,咱這兒真要變了。”
“真是大老板,一出手就是大手筆!”
董桂英的話剛出口,會議室里就一片唏噓,嗡嗡地議論起來。葛青山、李海敏和幾個村干部,眼睛都分外地亮了起來。
董桂英微笑了一下,說:“大家先不要議論,聽我把話說完。”
她這樣一說大家都靜了下來。
董桂英繼續說道:“我是有條件的。在我說出條件之前,我先說一下我三年的計劃。這計劃是這些天在考察過程中,我與新月、星男、馬主任相互交換意見后提出的。具體是:第一年,我投資1千萬元,一是把月亮灣大橋建起來,這預計三百萬元;二是把大龍溝、小龍溝、月亮灣的旅游環線建起來,這預計五百五十萬元;三是要在月亮灣的進出口石柱灣的月亮灣大橋口建一個氣勢漂亮的大門樓,預計一百萬元;剩余五十萬元,我要以月亮灣為主,周圍各鄉村為輔,首批招收青年男女作為導游等管理人員,外出參加禮儀培訓和管理培訓1個月,爭取‘十一’國慶節前回村,‘十一’國慶節月亮灣旅游開始對外開放......”
當董桂英把三年的投資計劃講完,在坐的村組干部心都熱烈起來。好像他們都已經看到了月亮灣的明天,看到了月亮灣富裕文明的新農村新氣象。
支書張金貴不知什么時候不再抽旱煙,而是從口袋里拿出一包戴嘴的香煙,抖抖擻擻走到董桂英面前,笑呵呵地抽出一支煙說: “董事長,您抽煙。”
董桂英笑著道:“老哥哥,我不會抽,你抽吧。”
他激動地問道:“那,那您說的是真的?”
“我說的是真的。不過,我說過了。我是有條件的。”董桂英拿目光掃了一眼在坐的村組干部,最后把目光落在鎮長葛青山和李海民的身上。
葛青山笑著與李海敏交換了目光,站起來說道:“董事長,你有什么條件盡管說,我們盡可能滿足你!”
董桂英說:“條件很簡單。一是你們出地盤出人,我們公司出錢出管理技術,我們合資搞旅游開發,百分之六十股份是我們,百分之四十股份是你們;二是我們出一名董事長是我的兒子趙星男,你們出一名總經理是劉新月;三是為了表達你們的誠意,在我們公司不投資一分錢的情況下,限你們一個月把月亮灣的進村公路鋪成水泥路。”
“啊,這,這前一兩個條件好說,后一個條件,俺們村現在賬上也只有一兩萬元,修一條水泥路,那是說話呀?”張金貴首先就被錢難住了。
李海敏“嘿嘿”地一笑說:“后兩個條件且不說,僅第一個條件四六分就極不合適。” (編輯:作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