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江西地礦

來源:作者:程元合時間:2018-09-09熱度:0

  程元合  

一 回憶五六十年代我在石油地質普查大隊搞普查

  五八年五月江西地質局成立的同時,就組建了“石油地質普查大隊”。任命劉哲同志為黨委書記兼隊長,閻秀剛同志為技術負責。大隊部設在橫峰縣蓮荷公社。

上世紀五年代末,中蘇關系破裂,蘇聯停止向我國供應石油。石油是國家的血液,工農業生產和人民生活都離不開石油。省局為了加強石油地質普查工作,為在江西盡快找到石油,五九年九月底把我從全省地質資料處調到省地質局石油地質普查大隊工作。

因為全世界石油多產在古生代海相地層中,中國缺乏古生代海相產油層,所以西方國家斷定中國是貧油國家??晌覈刭|學家時任地質部部長的李四光教授確不認同,認為中國的中東部地區,中生代陸相凹陷帶地層中也具備生產、儲油油條件。根據這樣的戰略部署,五十年代末中東部各省都相繼成立了石油地質普查大隊。

  結合江西的具體情況,最有希望產油的中生代陸相地層凹陷有三個,即信江凹陷帶、鄱陽湖凹陷帶、樟樹凹陷帶。大隊成立了三個普查小分隊,分別負責這三個凹陷帶的石油地質普查工作。我調到石油隊以后被分配到信江凹陷小分隊,負責信江凹陷石油普查區的填圖工作。

  信江凹陷石油礦區沿信江東西橫跨上饒、鉛山、橫峰、弋陽、貴溪、鷹潭、余江、東鄉八個縣市的部分地區,南北寬約四公里,總面積有上百平方公里。因為面積很大準備分片由東向西逐步進行野外地質填圖。第一站設在上饒董團公社。五九年十月份填圖工作正式開始。當時我剛從學校畢業,干勁很足,不怕苦不怕累。工作開始,野外地質填圖工作是一天換一個地方,不得不輕妝上陣。隨身只帶地質挎包、介紹信、一個月的糧票和十幾元的零用錢??姘飪H裝野外必用的地質記錄本、圖紙、羅盤、鐵錘、放大鏡和牙膏牙刷毛巾等日日用必用品,其他洗換衣服、被褥等都留在基地。

  填圖開始,當時正處于大躍進年代,每天起早貪黑,也沒有節假日。白天抓緊時間在野外填圖,晚上歸來點著蠟燭整理資料。吃的是百家飯,每噸飯給老鄉四兩糧票一毛五分錢。晚上和生產隊長、會計在隊務室同榻或者在老鄉家借宿,幾個人共一條被子。飲水、刷牙、沖澡,在野外到處是溪塘溝河,用得都是溪塘溝河中的水。因為離基地遠,一干就是一個月,難得一個月回基地洗換一次衣服。

  在野外填圖工作極為辛苦。走的都是無人走的路。翻山越嶺、趟水過河,按規范,點定到哪里,路再難走也得到達現場。在紅色砂巖的丘嶺地區,植被稀少,夏天地表溫度常在40度以上,烤得皮膚都脫幾層皮,汗流浹背,衣服經常是濕濕干干,干干濕濕。冬天遇雨雪風沙,寒風刺骨,凍得手握筆都困難,但野外地質填圖并沒有一點馬虎,除對地層構造巖石礦物成分等詳細觀察描述記錄外,作為石油地質填圖,還特別重視沿途水中是否有氣泡、油渾、瀝青等油氣顯示等現象。

  六零年底,上饒董團片工作完成后,六一年初,馬上又轉入貴溪片。在貴溪片搞地質填圖時,經常在信江兩岸來回穿梭。一次要渡信江到對岸填圖,沒有渡船,正好碰到一個老鄉頂一個稻谷桶也到對岸,順便乘老鄉的打稻谷桶過河。桶劃到江心,由于承載過重,水流喘急,打谷桶進了水,將要下沉。我看形勢危險,立即跳水,我這一跳,桶失去平衡把老鄉倒扣到桶里,當時我想到的是怎樣把記錄本和圖紙保存好,就一只手舉著裝有記錄本和圖紙的挎包,一只手扒水,很快游到對岸,衣服全濕透了。幸虧我在黃河岸邊長大,在大風大浪里鍛煉過。要是不會游泳,記錄本、圖紙不全部泡湯。游到對岸后,回頭看老鄉是否出水。誰知老鄉的水性很好,從木桶下反轉過來又把木桶拉到對岸。老鄉上岸后,首先問我灌水了沒有?并向我道歉。我說“沒事,就是衣服濕了”。當時還好,正處于夏季,衣服稍微干點,就繼續趕我的填圖工作。

  找石油礦,關鍵是在普查區找儲油構造。因為石油比重比較輕,多儲存在背斜構造或者穹狀構造的頂部。當在本片填圖快要結束的時候,在貴溪縣四里橋公社附近發現了一個鼻狀的背斜構造。向大隊報了喜,這是大隊成立來發現的唯一能儲油的構造。領導十分重視,命令馬上轉入詳查。又增加了幾個員工,住在四里橋公社,加密了觀察點,經過一個多月艱苦努力,作出了背斜構造地層的等曲線圖和總結報告。

  六二年,轉到余江片區。余江縣是最嚴重的血吸蟲病流行區,區內水田溝渠縱橫,在野外填圖經常要趟水。一次在野外正行進時,感到登山鞋內黏糊糊的,脫下一看,鞋內滿是血,原來是螞蟥鉆進皮膚流了很長時間的血。這一年也是三年自然災害生活最苦的一年,在農村老鄉也是缺糧。所以經常找不到飯吃。但責任心很強的我,艱持工作到年底,完成了本地區的石油地質填圖任務。

  歷史不能忘記,至今六十年過去了,但在我的記憶中還是那么猶新。

  

 二 武功山檢查礦點二三事

   路遇華南虎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武功山腹地溝壑縱橫,植被茂盛,人煙稀少,在森林中常有野生動物出沒。最常見的有野豬、獼猴、山野雞等。1963年夏,原907隊楊海亭、我、還有一個同志一行三人在武功山地區檢查鉻、鎢礦點。中午時分正在行進中,看到從對面半山坡叢林中串出一只華南虎,看樣子無精打采,耷拉著腦袋,像因饑餓出來覓食,和我們隔一條溝,相距約有一百多米,可能沒有發現我們,和我們并行向東走了一分多鐘,又鉆入灌木林中。因為我們是三人同行,并不懼怕。華南虎是國家一級野生保護動物,這在當時并不稀奇,時有老鄉的家禽被老虎釣去。可現在聽說華南虎早已絕跡。

   穿越武功山

  1963年秋,我還在原907隊地質科工作。為支援新礦區盡快上馬,領導決定派我和另一同志到一新礦區工作。該礦區位于武功山最高峰的北部,從北坡難于攀登。決定從南坡穿越武功山去新礦區。但從南破穿越武功山,要翻兩架山,路途較遠。計劃兩天到達。第一天從新余良山大隊部出發乘汽車到達滸坑鎢礦后,天已經很晚,準備睡一晚,第二天一早,提前吃了早飯,因為怕中途沒有人煙,所以備足水和中午的一飩飯立即出發準備翻第一架山。一路山勢陡峭,巨石嶙峋,上上下下,趕中午翻過第一架山,果然一路沒有一家人家。中午找一處陰涼處,坐在大石頭上吃過自帶的午飯,不敢多歇息,馬上翻第二架山。太陽快落到達第二座山的山腳下。以后的路就是要爬四五百米陡坡到達山頂,才算到達目的地。此刻我已經有點體力不支,開始出現頭暈、惡心。背著行李實在爬不動,我提出休息一下再爬,就這樣爬爬停停,到達半山腰,實在使爬不動了,天已黑透。無提出讓他先走,不要管我,讓我慢慢的爬。他到達礦區后,已是晚上十點,急忙跟礦區負責人說,山下還有一個同志,走不動了,趕快派人去接一下。他們接到快要下山時,不便冒然下山,就站到山頭上高喊。我也聽到喊聲,就是無力答應。爬幾步,歇一歇,快到十二點才爬到山頂,遇到來接我的同志。他們看到我實在走不動,連忙接下我的行李,把我摻扶到礦區,可我像得了一場大病一樣,一連休息幾天身體才恢復過來。

   到宜春溫湯調查地熱溫泉

  1963年冬,我和另外一個同志到宜春溫湯調查地熱水。已是深冬最寒冷的季節。一早乘汽車從宜春出發,九點鐘到達溫湯公社。稍停就直接到溫泉附近查看地質構造。溫泉就在武功山的山腳下。應屬武功山和宜春樟樹凹陷的斷層帶的斷層水。然后又到溫泉近處調查水質、水溫和出水量。因為冬天氣溫太低,水面霧氣騰騰,可水質清澈見底,時有氣泡冒出,用手測了水溫,約在40度到50度之間,涌水量約每秒0,05立方米。然后又取了水樣。當時涌出的水除作農田灌溉,也作當地農民的生活用水。最近在網上看到,溫湯的地熱水,含有多種礦物質,洗浴能治療多種疾病,現已建成局職工療養院?,F在時隔五十多年了,我啥時能再回去看看。

三 原907隊新余良山鐵礦勘探紀實

  1963年為給新上馬的新余鋼鐵廠提供足夠高級別儲量的鐵礦石。907隊決定集中全部鉆機重返良山鐵礦區搞詳查勘探。原新余鋼鐵廠良山鐵礦騰出全部辦公室和宿舍。隊部很快把全部設備從蓮花縣轉移到了良山礦區很快開展起工作。我也從其他分隊調回大隊部檔案資料室工作。

  良山鐵礦區位于海拔一千多米的武功山腹地。溝壑縱橫,溝深坡陡,植被茂密,交通條件極差。為了鉆機盡快上馬,鉆孔大部分位于陡坡上,鉆孔定位后,必須先平整機臺場地,要馬上開鉆,領導就發動部分機關干部先投入平整機場,工人同志加緊準備鉆探設備。因為到機場坡陡汽車上不去,所有鉆探設備都得靠人力抬上山。人手不夠,領導決定機關干部和技術人員都得參加,加快搬運設備。大設備有上千斤,需要八個人抬;幾百斤的,需要四個人抬。抬時,得先由工人師傅把設備用大木杠把設備綁好,然后再在大木杠橫向綁上兩根小木杠,小木杠兩端各有兩個人用竹杠抬,這樣一共有八個人抬一臺設備。為了步調一致,人心齊,還要安排一個人打號子。坡陡,中間不能有一個人掉隊,也不能停留,得一氣搕成,一下抬上山。有時坡長,一次真抬不上山時,中途還要安排八個人換班。當時我是繪圖組、化驗室的召集人,女同志、病號身體弱的多,湊不上班,我就安排他們搬運些小件東西、工具什么的,或者做一些輔助性工作。

  為了加快勘探進度,鉆機安排三班倒,工人住在山上的帳篷里。由機關干部負責往機臺上送飯送水打掃衛生,后勤人員設備供應到現場,有時開大會、書記作形勢報告也在山上現場,全體職工跟著山上聽。

  冬天到了。良山礦區因海拔高,溫度比平地要低三、五度,冬季也特別冷,而且時間也很長。為對冬天取暖作好準備,往年都是用烤火費購買木炭,按人多少分到各科室用火盆取暖。今年地處深山,要靠山吃山,隊領導決定今年冬天要學習延安時期的張思德同志,發動全體職工自己燒木炭。深山里不成材的灌木多,可以隨便砍伐,(砍伐了還更有利于成材林的生長。)安排機關干部輪班到山上砍柴,我是帶頭人。柴砍夠后。燒木炭是先在坡地上挖一個大土坑,底部留個點火通道,放少許干柴,再堆放上砍好的濕柴,封上土,上部留個出煙筒,點燃干柴,在引燃濕柴,使其不完全燃燒,等煙冒燼,一窰木炭就燒好了。一共燒了三窯,解決了冬天取暖的問題。不但省下了烤火費,也鍛煉了職工的吃苦耐勞的情神。

  春節快到了,大部分職工都留在礦區過春節。不能回家和家人一起,只有寫封家信向家里人問好。在山溝里過春節,大家也想在一起熱鬧熱鬧。除夕夜吃飩餃子。炊事員預先盤好餃子餡,全體職工到伙房包,煮好了大家一塊吃。吃完餃子,余興未盡,又組織了一場演唱會。地質隊知識分子多,不乏有大城市來的能歌善舞的大學生,其中有上海籍的將澤章、廣州籍的蔡國盛,都是隊上有名的歌手,(蔡國盛同志還在部文工團下隊演出時登過臺。)在演唱會上他倆一展歌喉,獲得大家的陣陣掌聲,達到高潮時,喊聲不斷,“再來一個!再來一個!”。節目一個接一個,“南大”畢業的幾個大學生,還在現場演了自編自導的活報劇,也就是現在所說的小品劇。春節三天假,工會還組織了圍棋淘汰賽。圍棋這在當時只有知識分子成堆的地方才有。我在分隊就學會了下圍棋,而且特別愛好。但也不過是入門,只知道下圍棋基本要領是:先占角,再搶邊,最后圍中間。即常稱的是“金角,銀邊,草肚皮”,因為角和邊圍目的效率最高。還有什么是“刮羊頭”的要領。下圍棋,要精通真不容易,我就就報名參加了。誰知經過幾輪的淘汰賽,我終于坐到底,常言說“山上沒老虎,猴子稱霸王”,我僥幸獲得冠軍,這不能說我的水平很高,只能說大家水平都不高。放假這幾天,聽說新攝制的越劇《紅樓夢》電影在新余放映,限兩天時間,看的人很多,白天晚上連軸轉。隊上好幾個江浙職工,特別喜歡越劇,認為這機會難得,跑四五十里路到新余,夜里看了一場,還不過癮,接連看了兩場。第二天一早趕回單位上班。

  良山礦區鐵礦,產于震旦系倒轉背斜的倒轉翼的變質巖中,由于經多次造山運動,地層褶皺得很厲害,礦層像玩彩練舞一樣彎彎曲曲。所以要想搞清礦層賦存,不得不加密鉆探,工作又延長了幾個月。七月份結束野外工作,馬上就要轉入室內整理,九月份提交了最終報告。

 四 回顧江西地質局建局史和我在本局管理地質技術檔案    

  1958年5月原冶金部江西有色勘探公司、燃料工業部中南地質勘探局128隊連同省煤管局地質五隊與原江西省地質局合并,組成了新的江西省地質局。當時任命原江西省地質局副局長郝文會和江西有色勘探公司總經理李偉民為副局長,正廳級局長由江西省發改委主任兼任(正局長每月有四分之一的時間在局里辦公)。原江西省地質局總工楊慶如出國援助柬埔寨,局總工就由原江西有色勘探公司總工苗樹屏擔任。這是新局建立后第一任局長、副局長和總工。新局組建后立即成立了贛西北隊、贛東北隊、贛南隊(908隊、909隊前身)、煤田地質隊、(901隊、902隊前身)、鐵礦地質隊(907隊前身)、區調隊、物探隊、水文隊、測繪隊、石油隊、999隊(鈾礦普查)、探礦機械廠和贛州地質學院,62年后又相繼組建了912隊、913隊(913隊后轉戰青海?。?。建局剛一建立就組成了門類齊全、實力雄厚的地勘隊伍。

  新局成立后歷年來培養出了不少地質精英。朱訓同志從贛東北隊技術負責一直升到地礦部部長;李崇佑獲得全國唯一的中青年地質學家獎;李億斗的著的“地殼中化學元素賦存豐度和礦物生成”,對指導找礦起了很大作用;邵克忠講師翻譯了多本參考價值極高的巖石學類著作。另外歷年來取得的地質成果也是碩果累累。探明的有色金屬銅的儲量名列全國前茅;探明的稀土、鎢礦儲量占全世界的大部,還探明了其他幾十種礦產。探明的稀土礦是高科技材料不可缺少的添加劑,每年稀土、鎢礦出口為國家創收了不少外匯。

  今年是建局60周年。原在局里的老領導可能都早已退休。新建局第二年,我從地校畢業分配到局里全省地質資料處工作。從事全省地質檔案資料的歸檔、編目、索引、保管、借閱等工作,為把這項工作做好,期間領導還派我參加了國家檔案局辦的技術檔案管理經驗交流會。半年后調到石油隊、907隊跑了野外。1964年初又接管907隊地質資料檔案工作。907隊和901隊合并后又接管原901隊地質資料檔案。

  我在江西地質局工作的十三年,有三分之二時間是在野外隊管理地質技術檔案??梢哉f我在江西和地質檔案管理結下了不解之緣。地質檔案是地質工作的最終成果,是廣大地質人員用血汗換來的,它是國家開發礦產資源的重要依據,保管好并提供服務責任重大,我下定決心把檔案資料管好服務好。

  接管907隊地質檔案時,僅有一本流水賬,各種索引卡片都沒有建立。查找一個資料猶如大海撈針,同時各種卷宗資料裝幁、圖紙的折疊尺寸很不規范。這樣工作等于從頭來,工作量很大,為盡快完成任務,經常加班加點,節假日不休息。為一遍成功,根據原來的流水賬一袋一袋地檢查,碰到有文字破塤、裝幁、圖紙折疊不規范,隨即重新修補、折疊、裝幁,為節省時間在檢查卷宗的同時順便又把卡片建好,卡片內容包括編號、卷宗名稱、礦產類別、產地、提交單位、日期,存放柜號、備注等。除完成卡片外,又建立了各種索引簿式帳。經過半年的努力終于按規范完成了任務,作到了查找一個資料不到一分鐘。

  地質檔案管理工作的首要任務,就是為生產一線提供盡量全的資料。在本地區先后有武鋼勘探隊、本省區測隊、煤炭、冶金及臨省等地勘單位工作過。為了把本地區資料收集齊全,我先后到湖北黃石武鋼勘探隊、湖南湘潭區調隊、贛州九零八隊、省冶金地質公司、撫州地研所、吉安天河煤礦和滸坑鎢礦等單位收集資料。資料收集全后,又著手編制了本地區礦產分布圖和普查勘探工作程度圖,這樣查找地質資料更方便更直觀。

  六二年海峽兩岸關系很緊張,為備戰需要,省地質局地質資料處的部分重要檔案資料轉移到山區備戰庫。因地質局已被撤銷,這部分檔案資料,長時間沒人管理,怕檔案資料受潮、蟲蛀,使寶貴的檔案資料遭受損失。六四年從野外隊抽調了幾個同志到地質資料檔案備戰庫整理資料,本隊抽調了我。對備戰庫資料重新檢查登記造冊,順便做一些防潮、防蛀等維護工作。因為我曾在局資料處工作過,由我負責重新登記造冊,其他同志配合檢查。資料備戰庫在偏僻的山區,生活條件極差,吃住在當地的一個民辦煤球場的窩棚里里,夏天蚊蟲叮咬,潮濕炎熱工作很苦,經全體同志共同努力,一個月順利完成任務,結束后還在原地質局門前站前路留了影。

  五六十年代,野外隊隊部沒有固定的基地,都是隨礦區走。地質檔案資料也得隨大隊部搬來搬去。存放資料都是大立柜,搬一次家都得折騰好幾天,又存放資料的柜子都是雜木做的,不防蟲蛀,經常得更換樟腦精防蛀。為了防蟲蛀和搬家方便,當地盛產樟木,我設計了集裝箱式的樟木小立柜。搬家時一個人都能搬得動,小立柜都編有號,這樣搬家時十分方便,也解決了資料防蟲蛀的問題。

  五六年代,檔案資料庫房多在老鄉家里。防火安全十分重要,除了庫房備足滅火器、消防桶外,也給老鄉伙房門口也備了滅火器。一次老鄉的牛棚失火,我連忙提著滅火器把火撲滅。老鄉知道后,十分感動并提出感謝,我說救火,這都是誰都應該做的事。

以上就是我在局野外隊七年管理檔案資料的經歷,轉眼半個多世紀過去了,可回想起來還歷歷在目,久久不能忘記。

  作者:程元合 原江西地質局退休職工 現住河南省滎陽市省地礦環境二院家屬院。



(編輯:作家網)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韩加勒比在线| 182tv免费视视频线路一二三| 高潮毛片无遮挡高清免费视频 | 久久中文字幕人妻丝袜| 国产精品bbwbbwbbw| 最近中文字幕更新8|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 亚洲欧洲国产成人精品| 69无人区卡一卡二卡| 欧美性猛交xxx黑人猛交| 国产精品成人久久久久久久| 韩国一级免费视频| 跳d放在里面逛超市的视频| 曰批全过程免费视频在线观看无码 | 人妻在线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欧美一区| ww亚洲ww在线观看国产| 樱花草在线社区www韩国| 国产真实乱在线更新| 亚洲中字慕日产2020| www.黄色在线| 晚上睡不着来b站一次看过瘾 | 全黄h全肉远古| jizz中国jizz欧洲/日韩在线| 火车上荫蒂添的好舒服视频 | 又爽又黄无遮挡高清免费视频| 久久久久成人精品一区二区| 蝌蚪视频app下载安装无限看丝瓜苏| 日本全黄三级在线观看| 四虎AV永久在线精品免费观看| 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 欧美国产日韩久久mv| 国产精品入口在线看麻豆| 久久精品日日躁夜夜躁欧美| 花传媒季app| 女m室内被调教过程| 亚洲国产成人超福利久久精品 | 久久这里精品国产99丫e6| 色视频www在线播放国产人成| 妞干网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