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地質隊家屬很光榮
來源:作者:左曉斌時間:2012-09-03熱度:0次
一
上世紀五十至七十年代,是九0一隊地質找礦最繁忙的時期。隨著隊伍的壯大,腳跡遍布江西省西部、中部等地區,九0一隊可以說是贛西從事找礦工作的主力。地質職工在野外長年累月、東奔西跑、餐風宿露地找礦,工作艱辛,根本沒時間照顧家里,隨隊家屬就在這種工作條件下產生的。
當時,九0一隊家屬基本是跟隨丈夫生活,丈夫去那里工作,她跟到那里生活。在分隊生產緊張時,單位安排做一些后勤保障和輔助性工作,也是一些重體力活。大家吃苦耐勞,有時不計酬勞。但因她們沒有正式工編制,稱為家屬工。
1956年10月,九0一隊建立現址基地,把分散在萍鄉高坑和平村等地生產經營機構遷到基地,也把分散在各分隊家屬集中到基地居住。到萍城基地,這些家屬除了相夫教子之外,還會去街道創辦的工廠里打點零工,掙錢補貼家用。
1965年3月,九0一隊留下家屬在萍鄉外,幾乎所有職工從萍鄉趕往東鄉參加東鄉銅礦會戰。1966年7月,會戰任務結束,九0一隊又從東鄉縣小璜遷到蓮花縣坊樓公社與907隊合并,隊伍進一步擴大了。當時,九0一大隊部在坊樓租用民房辦公,野外分隊分散在蓮花、安福、永新、泰和等縣從事找礦工作。九0一除了一部分家屬繼續居住在萍鄉外,其他家屬主要隨丈夫在分隊在工作處搭工棚、或搭木板房居住。
平時,這些隨夫家屬主要為鉆機生產做一些輔助性工作。雖說是輔助性工作,但是這些工作放到深山老林里來做是非常艱辛的。家屬們吃苦耐勞,鉆機上急需泥巴、材料和燃油,領導通知一下,家屬們肩挑背馱去運送。每次數噸重的鉆機需要送往野外作業現場,只有肩扛人抬。若職工力量不夠,家屬就去頂。上山的路又窄而陡,刺傷、摔傷是常有的事。作業點有時離居住地有五、六里路,做好的飯菜則由家屬送往各鉆機給職工們吃。每次送餐要帶夠一機臺五、六個人吃的份量,每挑一擔有100多斤。一天二餐,一個女同志挑著一百多斤的擔子,爬山越嶺,涉水穿林,很辛若。
此外,還有諸如拖電纜、送材料、挖探槽、打吊錘、補塔布等事,都是不輕松活兒,也由家屬來做,她們都能認真干好,從不言苦。
采訪中,這些阿姨都說,雖然那時的生活和工作都很艱苦,有人還在工作中受過傷,但是那時大家都覺得活得充實,活得快樂。
二
上世紀70年代初,九0一隊利用安福縣委黨校橫龍舊址建立了大隊部基地。從此,分散在各分隊家屬陸續來到大隊部基地居住。為了更好地照顧好職工家屬,解決職工的后顧之憂,在橫龍成立家屬連,開辦了農場,同時還創辦了理發店、商店、飲食店和冰棒廠等來安置基地家屬就業。家屬連取銷之后,成立了家屬委員會,由家屬委員會協助九0一隊解決家屬家庭困難和安排家屬務工。那時,在橫龍的家屬主要是為分隊裝卸鉆探設備和材料,家屬委員會每月把勞動報酬結算一次發給家屬們。之外,家屬們把橫龍基地四周的荒地開墾種菜,在院內養雞、養鴨、養鴿子等,既改善生活又貼補家用。另外,九0一隊還在基地創辦了子校,方便職工子女就學。
1971年江西省地質局與省冶金局、煤炭工業公司合并,組建江西省重工業局。接上級指示,九0一隊在萍鄉的辦事處、學校、醫院和家屬要遷往橫龍基地。消息傳來,在萍鄉的家屬覺得很鬧心,大家都不愿離開故土萍鄉。她們一心堅持在萍鄉守望丈夫,大隊派人來做家屬工作也作用不大。一百多戶人家、五百多人口一下擠進去,橫龍基地住不下了。于是在萍鄉的家屬搬遷一事拖而不決。不久,萍鄉市煤炭運輸公司要在九0一現址基地上建廠房,就派人來驅趕這些家屬,她們只好團結起來,用各種方式與他們對抗,來回干了十幾個回合,煤運公司也只好放棄。沒多久,江西地質局又從江西省重工業局分出來,這樣,九0一隊在萍鄉的基地得以保全,才有現在九0一隊在萍鄉的立身之地。
為了妥善解決在萍鄉近百名留守家屬的工作,九0一隊在萍鄉基地創辦了家屬膠皮廠。膠皮廠創辦以來,一直得到了九0一隊大力支持,派了一名職工協助管理,安置家屬82名。82年8月至84年5月全廠總收入7.42萬元,83年人均年收入520余元。這些做法不僅解決了職工的后顧之憂,而也增加了家庭收入。同時,九0一隊在橫龍創辦了東谷農場,除了安排一些職工帶家屬去農場從事農業生產外,另外由家屬委員會安排一些家屬不定期來到農場從事生產,解決家屬就業問題。
三
上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是家屬們感邢到最困難的時期。那時國家計劃任務減少,野外分隊一個一個地撤回基地,鉆機一臺一臺地搬進倉庫,分隊職工一批一批地回家待崗。此時,丈夫待崗,收入銳減,大隊也沒什么事可讓家屬來做了,很多家屬的家庭困難是可想而知的。她們并沒多少怨言,在艱苦條件下生活過的家屬以從未泯滅的勤勞、智慧,憑借自己的雙手在橫龍種菜養雞養鴨,或做點小生意,勤儉持家。
1993年起,在橫龍居住的家屬隨陸續搬到萍鄉。她們告別了橫龍,丟棄菜地、賣掉雞鴨來到萍鄉,住進了樓房,開始了 新生活。在萍城,九0一隊妥善安置了她們居住,對一些生活困難的家庭進行補助。不過,幾乎所有的家屬還是依賴丈夫、子女而生活。身體尚好的家屬去小區做清潔工,去撿點廢舊東西賣錢,補貼家用。
李子坡,是現在九0一人依存之所。這塊土地讓很多九0一隊家屬生活了一輩子,她們在這里生兒育女,在這里相夫教子,她們以隊為家,人老了還一直關心九0一隊發展。安源建材市場建設時,一位隊領導說的好,901隊的職工家屬真好哇,房子被震裂了,只是叫大隊派人修補一下就可以了,在安置房緊缺的情況下,大家毫無怨言搬到基地外租房住,沒有誰找過大隊的麻煩,都能犧牲個人利益,全心全意支持安源建材市場建設。
和諧地礦小區建設離不開她們的奉獻。相聚在九0一,這些老姐妹們相互照應了幾十年,彼此之間有著深厚感情。平時,一起嘮叨,一起健身,互相關心和幫助,積極參與文明單位建設,共同守護九0一大院的安寧。那家有喜事,大家拿著紅包去祝賀。那家老人過世,大家打鞭炮去送老鄰居、老朋友一程。
四
建隊以來,九0一隊一直給家屬在工作、住房和醫療上盡力所能及的關心和照顧。上世紀六十年代以來,大隊邀請家屬代表參加先進代表會、“工業學大慶”會、職代會等會議,表彰她們在工作、基地建設、文明建設中所做出的突出貢獻。
六十多年一晃而去,如今她們已是六十歲以上的老人了。年青時她們跟隨丈夫四處漂泊,風里來雨里去,過著居無定所的生活。不僅如此,她們還在艱苦環境中憑借一雙手辛勤勞動為國家地礦事業的發展奉獻了青春。
然而,這些也為九0一隊工作過,為國家地質事業作出一定貢獻的家屬工,因沒編制,拿不到退休金,只有依靠丈夫退休金和兒女贍養過日子。有些孤寡家屬每月僅靠領取大隊的268元撫恤金而生活。
2011年國家有了好政策,九0一隊積極地為家屬辦理養老保險。不僅為在萍鄉基地生活的家屬辦理養老保險,還通知遠在家鄉居住的家屬前來辦理養老保險。經過二個多月緊張的工作,家屬們于2011年11月底妥妥當當地拿到了養老證。在黨和政府的關懷下,九0一隊家屬終于有了養老保障,可安享晚年了。
在心里憋悶了二十來年的養老問題,如今順利解決讓眾多家屬歡天喜地。記得一位阿姨說過,做地質隊家屬很光榮,年青時單位給予我不少的關心和照顧,并沒有當外人看,還讓她當過先進。如今單位又幫她解決了養老問題,使她覺得很滿足,也很自豪。
(編輯:作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