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屋
來源:作者:劍熔時間:2012-09-29熱度:0次
在兵營,遙望老屋,老屋是一首歌,一首父親用歲月吟唱的民歌;老屋是一首詩,一首母親用炊煙寫成的鄉土詩;老屋是一幅畫,一幅父母用汗水繪出的鄉村長卷。
記得那年走出深深的大山,走出屬于我家那幾間的老屋,村里人都向我投來羨慕的目光。村支書老劉叔笑哈哈的對我父親說:老李啊,你真有福氣,兒子當兵了,是咱村第一個穿軍裝的人,全村人都為你們高興啊!
可我的父親卻高興不起來,只是瞇著眼笑了笑,隨后眼角滾下一串淚水,什么也沒說。
對于父親的笑,對于父親的淚水,村里人那里知道,頭前晚上,我的父母一夜未眠。父親坐在炕沿上抽著旱煙,吧嗒……吧嗒……一鍋接著一鍋抽,不時的抬起頭囑咐我:到了部隊,要端端正正的做人,要給咱老李家爭氣,給咱李家河的人爭氣……
母親伴著微弱的燈光,一針又一針地連夜為我趕納著布鞋,什么話也不說,不停的抹著眼睛。我說:媽,你和我爸不用難受,我到了部隊,一定好好學習,端端正正的做人。
母親聽罷,慢慢地抬起頭,一邊用手攏攏頭發一邊說:娃啊,媽不難受,不難受,媽是高興我娃從今就有出息了啊。
父母和我的弟弟趕著牛車,一直把我送到了縣上,戀戀不舍的把我交給了部隊。我沒有流淚,我必須堅強啊,我知道,父母一旦看見我流淚,他們一定會很傷心的。因為,我還知道,兒行千里母擔憂。
剛到部隊,訓練很緊張,也很艱苦。一個月后,我收到父母的信,信中說:你剛走,村西頭剛娃家就商量著過罷年準備翻新房子,南頭勝子、狗蛋一起買了拖拉機,在縣城里跑生意……當然,信里除了這些,父母也給我講起蓋房子的事,說是等我退伍回家,好結婚娶媳婦。父母說的這些我也理解,在我們那里,沒有房子,娶個媳婦是很難的。
在部隊我沒有辜負父母的期望。一年后的一次搶險救災中,由于我表現突出,榮立了三等功。我將喜報翻來覆去的看,一高興爬在床上寫了封信,又將立功喜報小心的疊成條形一同裝進信封,寄給了父母。
很快,父母的回信來了,信是我的弟弟代寫的。當我打開那封信,首先看到的是紙上黃黃的土色,我不由得想起了老屋,想起老屋的影子,想起勞作的父母。在信里,父母除了夸獎我,還講了村里的情況,說是家鄉這一年多變化特別大,我們的村子被征用了,要在那里建一座煤礦,村子馬上就要搬遷到山下離鎮子不遠的地方,新村蓋的是一溜的磚房,兩層,帶著院子,闊氣的很,而且在新村附近還劃出了農田。父母在信里還講到:說是村里去外面打工的年輕人最近都回來了,忙搬家的事,可熱鬧啦。
如今,我已經回到家鄉多年了,家鄉的變化一年一個樣,幸福生活就像芝麻開花節節高,一個勁的往上竄。回到家鄉的煤礦工作,可近在咫尺的老屋不見了影子。我一個人常常站在礦區的河邊,望不遠處曾經屬于老屋的地方,心里不時涌出兒時的快樂和一絲絲牽掛。我也常常給妻子嘮叨老屋的樣子,嘮叨老屋的故事。
在礦區看老屋的原址,老屋已蕩然無存。可老屋是永遠的記憶,它的影子烙在我的心里;老屋是一本鄉村書,我在心里閱讀著;老屋是我生命的起點,永遠在一個老兵的心里念叨著。
老屋不老。
作者簡介:劍熔,男,原名李建榮,60年代出生在陜西富平,系中國煤礦作家協會會員、中國國土資源作家協會會員、陜西省作家協會會員,銅川市作家協會副主席。出版有詩文集《山野風鈴》,詩集《風牽著的手》、《家園書》。在《詩刊》、《中國鐵路文藝》、《陽光》、《天津文學》、《延河》、《飛天》、《山東文學》、《青海湖》、《黃河文學》、《西北軍事文學》、《椰城》、《上海詩人》、《揚子江詩刊》、《詩潮》、《詩江南》、《詩歌月刊》、《綠風詩刊》、《雪蓮》、《散文詩》、《詩選刊》等國內外報刊發表文字。
通聯:727101 陜西省銅川礦業公司(礦務局)下石節礦辦公室 劍熔(原名李建榮)
郵箱: vertljr@163.com
電話:09196828182 博客:http://blog.sina.com.cn/chengxi (編輯:作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