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東北的火炕
來源:作者:關東人時間:2012-11-11熱度:0次
話說東北的火炕
江其田
東北人愛家,火炕是房子的中心,便于防寒取暖,是一家人享受天倫之樂的重要場所。東北地區冬季氣候嚴寒,火炕最先出現在這里,并傳播到北方各個地區去。
東北火炕的歷史能夠追溯到戰國秦漢時期。東北地區用火炕最早的文字記載出現在《舊唐書•東夷傳》,當時“其俗貧窶者多,冬月皆作長坑(炕),下燃煴火以取暖”天氣嚴寒,他們就坐在炕上取暖,過著舒服的日子。集安東臺子發現的高句麗住宅都是長方形的正房,四周有回廊圍護。房屋東西兩端各搭有火炕,并且有單炕洞和雙炕洞的區別。炕面低矮,每炕都有一個粗壯的煙囪立于墻外,與炕洞聯通。高句麗疆域曾經擴展到東寧縣,隋唐時期的高句麗人的火炕應該是從沃沮人的火墻發展來的。
到了遼金之際,女真人的火炕有了一定的變化。《三朝北盟會編》記載女真人“環屋為土床,熾火其下,相與寢食起居其上,謂之炕以取其暖”這樣的火炕和明清時期的滿族的轉圈炕已經差不多了。
在歷史上,人們發明了各種各樣的炕。從炕在室內的位置和形狀上講,炕的長邊占滿一間房前墻的叫前炕,占滿后墻的叫后炕,占滿山墻的叫順山炕。有一些住宅寬敞,靠房間前后墻兩面都有炕,稱為對面炕。有的房間較小,炕兩面靠墻,兩面炕沿,基本呈一個正方形,叫棋盤炕。從炕的結構上講,有分洞炕和花洞炕。從煙道的走向上講,有順洞炕和回洞炕。隨著時代的進步,出現了一種架空的炕,傳熱快、保溫時間長,稱為吊炕。
在遼金時期,人們用土坯壘炕,用煤、柴和牛糞來燒炕取暖。為了增加舒適程度,他們還在炕上鋪上被褥,富貴人家還要鋪上貂皮。現代社會,人們開始用磚砌炕,在炕上鋪上炕席和炕氈,在炕上放上炕桌和躺箱。炕桌擺設在炕上,既可以用來吃飯喝酒,也可以用來給小孩兒讀書寫字,一舉兩得。躺箱上放置全家被褥衣物和金銀細軟,伸手可及,十分方便。在繞炕周圍約一尺多高的墻面上繪制出內容豐富、絢麗多彩的圖案,稱為“炕圍”,和天棚上的畫相對映,多了一些美麗的元素,是很不錯的民間美術作品。
東北人習慣住火炕,白天辛勤勞動,晚上在炕上一躺,平時積累起來的腰酸腿疼很快就消失。客人來了,一般坐在炕沿上聊聊天,尊貴一點在炕里放上炕桌喝喝酒。對于家里的受尊敬和受寵愛的成員,夏睡炕梢涼快,冬睡炕頭熱乎。過年過節了,家家戶戶在炕上擺一桌酒席,團聚一下,往日勞動的疲勞一下煙消云散,濃濃的親情拉近了人們的距離。
現在取暖條件改善了,在樓房里出現了地熱,這也是從火炕發展來的。地熱的采暖管道鋪設在地板下面,具有節省空間、舒適安全、衛生保健的特點,受到人們的普遍歡迎。一些商家在鋪設地熱的樓房里面營業,店鋪里面暖融融的,比安裝了中央空調還要舒服。
(吉林省白城市國土資源局 手機號碼: 15948903678)
(編輯:作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