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金穗學子培養成“將才”是我的心愿
來源:作者:陳金鳳時間:2012-11-18熱度:0次
——陜西金穗國際汽車學院院長何劍訪談錄
金秋九月,陽光燦爛。
剛從新加坡參加世界行銷之神——美國杰•亞伯拉罕行銷研習班學成歸來的陜西金穗國際汽車學院院長何劍,即在他寬敞明亮的辦公室里接受了記者的采訪。
作為第一次來院工作的資深記者,一踏進陜西金穗國際汽車培訓學院大門,就被雋刻在玉石上“進校是兵,出校是將”的校訓深深打動。采訪也就從與何院長一起探討該校校訓的深刻內涵開始。
何院長是位剛剛步入中年的汽車管理與運用專家,精明干練,才思敏捷。記者訪談的話題一出,何院長即直奔主題。“把金穗學子培養成‘將才’是我的心愿,也是全校師生員工為之共同奮斗的終極目標?!彼f,學院的教育定位是國際汽車產業、高端的汽車服務和汽車科技含量高的職業;學院培養的對象是技術員、技師、高級技師、維修工程師。目前,已與十二家著名企業建立了聯合辦學、安排就業的合作關系,并承擔了向泰國、新加坡等國輸送汽車專業技術人才的任務。學院的校訓“進校是兵,出校是將”包涵三層意思:一是要更新觀念,與時俱進;二是要抓住機遇,勵志篤學;三是要刻苦磨練,品學兼優。
“更新觀念,與時俱進”,是對學子實現由“兵”到“將”轉變的總體要求。何院長說,這次赴新加坡學習,他感觸最深的是世界行銷之神――美國杰•亞伯拉罕的經營理念和人才戰略,同時認識了一批企業界的頂尖級人物。他們的共同特點就是觀念新穎,與時俱進。其中有一個很漂亮的女性叫郗惠琳,今年只有22歲。她14歲考入大學,18歲在大學教課,20歲就已經在美國華爾街賺美元,22歲回國發展,現在已擁有資產數億元。與成功人士、成功企業相比,我們不能羨慕人家的巨額資產,不能攀比人家的高樓大廈,但是他們的成功經驗值得我們借鑒。要盡快實現由“兵”到“將”的轉變,必須樹立先進的創業理念、正確的成才觀念和百折不撓的進取精神。一個人思想觀念落后,即使自身有某些優勢也很難正常發揮,甚至還會逐漸喪失。只有改變思維、創新觀念、立志創業,才能更好地走向成功。我們的目標,是培養社會所需要的高層次技能型人才。我反復強調,學生必須克服浮躁情緒,學好駕駛真功夫,練就維修硬本領,使自己真正成長為能獨擋一面的職業精英。他告誡學生們,成才和創業之路不可能一帆風順,百折不撓、永不言敗,才能最終走向成功。人品如玉品,只有經得起敲打、雕鑿和磨礪的人才能終成大器。
“抓住機遇,勵志篤學”, 是學子實現由“兵”到“將”轉變的必由之路。何劍院長說,應當承認,按照應試教育的標準,很多來金穗的學生在學業上一定曾受過挫折,家庭生活也確有不同程度的困難,學院可以幫助大家揚長避短,找回自我。學院之所以在學費上倒貼,是考慮到“千軍易得,一將難求”,希望通過同學們的成才得到回報。學院創建十二年來,已為社會培養出近6萬名汽車行業專業技術人才,先后榮獲“陜西省十佳誠信辦學單位”、“陜西省誠信民辦培訓機構”等榮譽稱號。今年8月1日,學院與西安驪山汽車廠合作籌建的“驪山金穗專用車生產廠”正式開業,這既為師生們提供了一個可靠的教學實習基地,也為大家在汽車行業大顯身手搭建了一個堅實的平臺。大家要珍惜學習環境,勵志篤學,不要給自己的成長留下遺憾。
何院長在談到對學生期望時說,實現由“兵”到“將”的轉變,除了學校因材施教外,學生則必須刻苦磨練,品學兼優。學生現在正處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因不良習慣的影響,常常是往前拉一把就走向光明,而放任自由就走向黑暗。我們決心把大家引向光明,成為將才。但是能不能取得成功,還要靠大家共同努力。所以,我經常鼓勵學生一定要為學院、為父母、為祖國、更是為自己爭氣。一個學生若能做到別人吃不了的苦他能吃,別人受不了的罪他能受,別人認為不可能的事,他能堅持到底,那么他就最終能走向成功。
采訪結束了。在與何院長的一席談話中,記者發現何院長談的最多的是學院發展、學子成才等事情,而對于他自己,卻始終沒有提及。記者堅信,有這樣一位立志辦學、一心為教的學院領導人,金穗國際汽車學院一定會繼續超前的辦學思想、先進的教育理念,百尺竿頭,更進一步。“進校是兵,出校是將”的校訓一定會喊出陜西、喊出中國、喊響全世界!
(編輯:作家網)